天天看点

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

记得本世纪初年的中学历史教材上,有过这样的习题:和朱棣获得皇位方式的君王还有谁?标准答案是李世民。理由是朱棣和李世民,都是以宗室篡位的方式获得皇位。

那么,为什么李世民在李渊在世的时候就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而朱棣在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却不敢造反?

个人感觉:

发展路线

唐朝的建立,是基于隋朝末年,隋朝官僚李渊立隋恭帝为傀儡皇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的基础上割据一方,而后待隋炀帝死后,李渊以接受隋恭帝禅位的形式,获得皇位。

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

不过此时天下大乱,李渊虽然割据一方建立唐朝,但唐朝想要自立,就要扩张。这给了李渊二儿子李世民机会——李世民在讨伐其他割据势力的战争中,培植了自己的势力。以至于唐朝天下统一以后,李渊也忌惮李世民势力太大,于是暗地里支持太子李建成培植自己的势力,并希望借此打压李世民。

从这个细节不难看出:对李渊来说,朝廷的局势已经有些失控了。

而“玄武门之变”本质上是李世民对李渊打压的一种反击。最终结果是李建成集团被消灭,李渊被迫退位。

朱棣的发展路线和李世民截然不同。

元朝末年,红巾军割据南方,天下陷入混战的局面:一会儿是红巾军北伐,一会儿是元军南下,朱元璋起初投身红巾军,并成为韩宋朝廷的军阀。并借此起家,建立明朝。

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

朱元璋参加红巾军的时候,朱棣尚没有出生。因此对于明朝政权的建立,朱棣没有出力,也当然无法培植足以和朱元璋相对抗的势力和危亡。因此即便朱棣有心在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谋反,也不具备这个机会和条件。

主动与被动

此外,李世民和朱棣还有一点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玄武门之变,可以理解为唐初历史的一个必然:一方面是强势的秦王,因为强势和威望,萌生了巨大野心。可以说,玄武门之变是早有预谋的一场政变,对于这场政变,李世民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朱棣则不同。

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朱棣仅仅是朱元璋册封的一个藩王。朱元璋死后,建文帝开始着手撤藩,并对藩王们进行迫害。因此,朱棣只能死里求生,发动“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和“玄武门之变”不同,“靖难之役”是朱棣的一场豪赌,朱棣起初没有多少胜算——毕竟大明朝以全国的力量,对付朱棣这一个藩王,不论在人力还是财力,朱棣都不占优,甚至处于被动状态。而“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则具备很大把握和主动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