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朝最长寿的武将,活了103岁,熬死9位皇帝,被追封为皇帝

导读: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皇帝一共有422人,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朝的康熙皇帝(61年),而最长寿的则是乾隆皇帝(89岁),严格意义上来说乾隆掌权时间要比康熙长,因为他在退位后还做了四年太上皇。其实早在秦朝时期就有一位长寿之人,他不仅活了103岁还熬死了9位皇帝,此人就是南越王赵佗。

秦朝最长寿的武将,活了103岁,熬死9位皇帝,被追封为皇帝

赵佗本来是一位秦朝的武将,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岭南地区百越经常爆发叛乱,不服中央政府的统治,于是秦始皇决定派大军征讨岭南地区,赵佗就是此次出征的主要将领之一。平定岭南地区之后,赵佗被任命留守番禺(今广州)。

秦朝末年,赵佗趁中原大乱之际,派兵阻断了岭南与中原之间的道路,自立为王。当时的秦朝岌岌可危,无暇顾及岭南地区。刘邦建立汉朝之后,百废待兴,根本拿不来钱粮去征讨远在岭南地区的赵佗,于是只能派遣使者正式册封赵佗为南越王。虽然接受了汉朝的册封,但赵佗在南越俨然是一位“土皇帝”,根本不把汉朝放在眼里。

秦朝最长寿的武将,活了103岁,熬死9位皇帝,被追封为皇帝

当时南越远离中原地区的争斗,境内一片太平,赵佗这位“土皇帝”优哉游哉的竟然活了103岁,把自己的儿子都熬死了,最后只能将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而在中原,先后换了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婴、汉高祖、汉惠帝、刘恭、刘弘、汉文帝、汉景帝等9位皇帝,赵佗死时已经是汉武帝在位了。赵佗除了长寿之外,他的陵墓两千多年来也是无数人寻找的目标,相传里面埋葬了无数的奇珍异宝,只不过一直没有人发现。

秦朝最长寿的武将,活了103岁,熬死9位皇帝,被追封为皇帝

1983年,广州市一处工地上发现一座汉朝古墓,经过考古队的清理发掘,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还包括有罕见的金缕玉衣。汉代的丧葬制度规定,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使用银缕玉衣,因此有人推断这座大墓会不会就是南越王赵佗的葬身之地。

但接下来的发现推翻了考古队的判断,墓中出土了一枚金印,上面的铭文是“文帝行玺”,由此可以断定,这座大墓的主人是赵佗的孙子,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专家也表示,南越王金印是国内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具有极高的文物和历史价值。

秦朝最长寿的武将,活了103岁,熬死9位皇帝,被追封为皇帝

历史专家表示,虽然正史记载,赵佗和赵眜一直向汉朝称臣,并没有称帝,但根据金印上的文字推断,赵眜在生前很可能已经僭越称帝。因为史书中他的谥号是“南越文王”,但在金印上却成了“文帝”,由此推断赵佗在死后也被孙子追封为“武帝”,过了一把皇帝瘾。

参考文献:《史记》、《大越史记全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