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荒野雄狮!一个爱读书的斯巴达人

胡渡??未来勇士服务号

斯巴达人由于尚武、好战,一直被看作勇士的象征。但是,由于斯巴达人奉行军国主义,只重视军事体育教育,不重视人文通识教育,所以不能持久,在战胜雅典后很快就被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征服。

那么,如果斯巴达人爱上读书,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来看看一个爱读书的斯巴达人——拿破仑。

1768年,在归属法国之前,科西嘉岛由热那亚人统治,其残暴和腐败造成科西嘉人普遍崇尚反叛和仇杀。1769年,拿破仑出生前,怀孕的母亲就在抵抗法国入侵的脚步中带他走遍科西嘉岛。

荒野雄狮!一个爱读书的斯巴达人

拿破仑的母亲对子女教育极为严格,必要时会毫不犹豫实施体罚,所以科西嘉人强硬独立的特有性格深入拿破仑的骨髓。拿破仑的父亲虽然性格懦弱,但他的没落贵族身份,仍然给了他兄妹三人免费就读贵族学校的特权,哥哥约瑟夫进了神学院,拿破仑进了布里埃纳军官学校。

拿破仑刚入军校时才10岁,还不会法语,个子又矮,衣服也不合体,还没有零花钱,在同学们眼里犹如半个野人。由于他腼腆、寡言、喜欢独来独往、充满叛逆精神,老师们认为“这个男孩是花岗岩做的,里面埋藏着一座火山”。他也仇视那些小贵族,忍受不了他们的冷嘲热讽,经常如同一个复仇者一样要与他们决斗。于是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斯巴达人。

拿破仑确实仰慕斯巴达城邦,认为“斯巴达是我们的典范,勇敢和力量是了不起的美德”。

他崇尚英雄,对普鲁塔克小说里的希腊和罗马英雄们神往不已,而且认为“只有大炮才能把想象变成现实。”所以,他选择了别人都不喜欢的炮兵。

他作战勇敢,经常冲锋在前。在成名之战土伦战役中,他的坐骑中弹倒下,小腿肚被长矛刺中。据统计,他在战争中总共有18匹坐骑受伤或者牺牲。

荒野雄狮!一个爱读书的斯巴达人

他评价他的哥哥约瑟夫,“缺少面对战场危险的勇敢精神……喜欢说些轻佻话,在社交场合应付自如”,但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人。

他非常务实,认为指挥是一门实干的艺术。“军事行业里没有我不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人配火药,我知道怎么做;炮架我也会组装,加农炮我也清楚怎么架;或者说,要是必须有人来教战术细节,我也能教。”

然而,拿破仑的成就不是光靠斯巴达人的勇敢就能获得的。他解决军事和政治重大问题的灵感首先来自教育和书籍。

18世纪的法国,贵族子女接受的是精英教育,贵族家庭的第一个男孩日后将成为神职人员,第二个男孩将成为军官,这样就可以保证贵族的利益在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利之间得到平衡。

布里埃纳军校是一所贵族精英学校,课程包括数学、拉丁语、历史、法语、德语、地理、工事学、武器学、击剑、舞蹈和音乐等,使拿破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擅长数学,曾经自夸,“记忆力是我的超凡之处,我还是男孩时就记得三四十个数字的对数。”

在军校期间,拿破仑如饥似渴地研读了大量名人传和军事著作。包括布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还有恺撒、西塞罗、伏尔泰、狄德罗、雷纳尔教士以及伊拉斯谟、欧特罗皮乌斯、李维等的著作,以及奈波斯的《伟大统帅传记》等。所以,后来他认为,战争的艺术只能通过积累经验、研究战争历史和有影响的总司令参与的战斗来获得。他曾经质疑,“难道《伊利亚特》的诗歌、高乃依的戏剧是通过学习语法而创造出来的吗?”“我是军人,这是老天赐予我的禀赋。既是天生就有,也是经验造就。”

荒野雄狮!一个爱读书的斯巴达人

1781年,军校第二年的成绩单显示,教育和阅读已经改变了拿破仑的斯巴达人外部特征,“体质极佳,神情柔顺,为人温存和善、直言不讳、深思熟虑。课业大都合格,数学应用能力一直突出…此男孩可成为出色的水手。”

他还深入研究了炮兵的原理和历史,攻坚战的法则等,尤其是法国将领吉贝尔伯爵的革命性著作《战术通论》,使他接触到了新军事思想。拿破仑对书中的一条原则极为赞同,认为高昂的士气,也就是军旅精神,能够克服大部分困难。

离开军校时,拿破仑已经具有“自尊自傲,天性好战,组织能力极佳,热爱秩序与纪律”等军官的优良品质,为他日后在战场上不断取得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历史能传授年轻人道义与美德。”布里埃纳军校简章写到。拿破仑不仅喜欢名人传记和军事著作,而且涉猎范围极为广泛。

他16岁军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少尉军官,租住在驻地附近的一家小书铺,同事们晚上都出去寻欢作乐,有的去赌场,有的去找女人,但是拿破仑却不为所动,而是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深入研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波斯、雅典和斯巴达人的宪法,英国的历史,法国的财政,鞑靼人和土耳其人的国家与风俗,埃及和迦太基的历史,印度的概况,英国人关于当代法国的报告,贵族的历史和罪行,天文、地理和气象学,繁殖规律,死亡率统计,等等,甚至连地球上最遥远的地方他都做了扼要的记述。

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拿破仑还从卢梭和伏尔泰那里汲取了启蒙思想。他厌恶暴徒,支持革命,希望建立在逻辑和理性基础上的社会新秩序,所以他炮轰了科西嘉和巴黎的暴民。

“我们逐步前进,找到可在生活中全面使用的简明理论。”在他的倡导下,法国制定了一部法典,提倡人权,废除世袭贵族,子女继承权平等,宗教平等,婚姻关系平等,等等,在道德上有决定意义的部分都包含着革命性的法律成分。所以,无论怎么说,拿破仑都是革命之子,拿破仑法典的准则直到现在仍然是大部分欧洲国家的立法基础。

卢梭的名著《爱弥儿》

天才不是偶然。拿破仑知道,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智慧和剑。比起剑来,拿破仑更信任智慧的力量。由于卢梭肯定了科西嘉的抵抗运动,拿破仑将其视为偶像,并且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卢梭的教育理念——一个居住在城市中的野蛮人。

年轻的拿破仑就是活脱脱一个现实版的爱弥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