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司马相如卓文君:流传千年的爱情鸡汤

司马相如卓文君:流传千年的爱情鸡汤

自此长裙当垆笑,为君洗手作羹汤。

西汉才女卓文君大胆追求爱情,夜奔司马相如,才子配佳人的故事流传千年,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更是被奉为经典,被无数坠入爱河的人所期盼。

后世小说、戏曲、影视常以此取材,司马相如之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等经典片段传为佳话。然而褪去文学的修饰美化,这流传千年的爱情鸡汤,却是足以穿肠的砒霜。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第一次见面是在卓家的酒宴上,司马相如以县令王吉贵客的身份被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邀请而来。

《司马相如列传》记载: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梁孝王刘武死的时候是公元前144年,从时间节点来看:

司马相如生于公元前179年,此时至少35岁,中年大叔一个。

卓文君生于公元前175年,此时至少31岁,已是半老徐娘。

司马相如不是朝气蓬勃的小鲜肉,卓文君也不是风华正茂的俏佳人,细思极恐。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仅文学历史,我们日常所见所闻,得到的所有信息都是被加工后的形态,只有从多个渠道收集信息,综合分析才能拨开迷雾,看到被掩盖的事实。

司马相如卓文君:流传千年的爱情鸡汤

真相从不美丽,我们没必要把世界看的一清二楚,但至少留点神在涉及感情、财富等重要的事情上别片面相信已有的信息受人蒙蔽,别喝了砒霜还当是鸡汤。

从两人交心到私奔到过程来看,司马相如更像是早有预谋。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间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卓文君姿色娇美、家境殷实、精通音律、新寡,基本已经是公开的信息。

因此司马相如假装跟县令相互敬重,用琴音撩拨卓文君。明明已经家贫无以自业,去卓家会客的时候还带着车马,一副仪表堂堂,文静典雅的样子。把自己包装的,有地位、有财富、有才华、一曲凤求凰正中靶心。

司马相如重金买通卓家下人,激动的卓文君跟着他连夜私奔。跑到成都,卓文君才发现司马相如就是聋子的耳朵——样子货。家徒四壁,穷的啥都没有。

这感觉就像是看了宣传,以为是千载难逢的绩优股,砸锅卖铁的往里面投钱,想着能够得到丰厚的回报,美好的生活。结果人都被套牢了,才发现下注的是一个只有潜力的概念股。几乎所有不经过调查取证,心头一热就做出的决定都是冲动的,会被坑的。

卓文君的内心估计是崩溃的,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父亲卓王孙已经恼羞成怒,放话说女儿这么不成才,我就算不杀她,也绝对不会分给她一个钱。卓文君只能跟司马相如走下去,否则的话真就一无所有了。

后来卓文君跟着司马相如回到临邛,卖掉车马开了一家酒店。卓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跟伙计洗涤酒器。卓王孙听说后觉得丢人闭门不出,兄弟长辈轮番劝说。卓王孙这才半推半就的分给卓文君夫妻,家奴一百个,钱一百万,还有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

说到底,卓王孙还是心疼自己的闺女,不忍心看她受苦。打断骨头连着筋,一家人终究是一家人。

司马相如卓文君:流传千年的爱情鸡汤

司马相如跟着卓文君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了富贵人家,小夫妻和和美美的过了几年。司马相如早年写的《子虚赋》有幸被汉武帝看到,经同乡推荐面见皇帝,又写了一首《上林赋》,汉武帝龙颜大悦封司马相如当了郎官。

当了官司马相如的心思一下子就活泛了,没多久就想纳茂陵女子为妾,当个新郎官。

汉武帝登基是公元前141年,从发现司马相如的文采到封官,变心,应该过了很长时间。卓文君应该是接近三十五岁,甚至更大,依照《黄帝内经素问》的记载: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卓文君已经到了人老珠黄,甚至是掉头发的地步。一门心思想要娶妾的司马相如不仅冷淡卓文君还想把她遗弃,文学作品中卓文君接连写出《白头吟》、《怨郎诗》、《诀别书》等作品,靠才华警戒丈夫,让司马相如惊叹她的才华,想起了昔日的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不再提纳妾之事,安居林泉,但现实中可能并非如此美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