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丰台航空航天创新中心明年竣工,还有一大波好消息

为加快产业聚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关村丰台园在东区三期布局丰台航空航天创新中心项目,建筑面积7.85万平方米,预计将于2022年底竣工,未来将重点承载航空航天在内的园区主导产业。这是记者从丰台区“两会”上了解到的。

丰台航空航天创新中心明年竣工,还有一大波好消息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7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谷神星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丽泽一号”卫星发射升空。这颗由中关村丰台园企业中关村睿宸卫星创新应用研究院、北京英视睿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民营机构牵头研发的科学实验卫星,搭载了新型卫星平台,主要开展新型卫星平台飞行试验及空间环境适应性验证,为后续星座组网、星座轨道部署,实现“小卫星、大能力”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此次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丰台园在商业航天领域实现了新突破,将加速卫星遥感、大数据地面监测、人工智能等融合创新技术的应用落地。这是科技创新赋能丰台园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航空航天是丰台园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聚集了以元六鸿远、海丰通航、米波通信等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企业近110家,是国家航空航天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正逐渐发展成为带动丰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全国航空航天产业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力。

今年年初,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在丰台园组建成立,联盟凝聚起中关村及国内外商业航天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作、创新与联动,提升产业的技术和商业创新能力,打通产业链并融合发展,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生态的形成。

中关村丰台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产业聚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丰台园在东区三期布局丰台航空航天创新中心项目,目前已完成所有结构工程。丰台航空航天创新中心紧邻南四环,与地铁房山线北延花乡东桥站C出口一体化建设,地理位置优越。项目建筑面积7.85万平方米,由三栋高层科研楼和一栋技术服务楼组成,预计2022年底竣工。

除了航空航天,丰台园另一千亿级产业集群轨道交通同样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丰台园聚集了以中国中铁、中国通号、中铁高新和交控科技等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企业150余家,涵盖了从规划、设计、咨询到工程建设施工、装备制造、运营增值服务的全产业链,收入规模从2015年开始连续五年突破千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2%。

今年,丰台园吸引了铁科院城轨创新网络中心、北交大轨道交通创新基地等一批协同创新平台落地,以突破卡脖子研发技术,并通过《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征集支持项目近30个,围绕技术研发攻关、创新创业生态提升等方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吸引轨道交通企业向丰台园布局。

2021年以来,中关村丰台园聚焦主导优势产业,紧抓“两区”建设机遇,深入落实“五子”联动,吸引了一批突破卡脖子研发技术、重大成果转化平台等优质项目、亮点项目,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数字经济等提供有力支撑。除了航空航天和轨道交通两个千亿级产业外,丰台园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医药健康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也在逐步提升,“2+4”产业收入占丰台园总收入比重已超六成。

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10月,中关村丰台园新引进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38家,同比增长45%,其中亿元以上企业54家,新引进高精尖企业537家,占比75%。目前,丰台园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国高新企业超过1100家,村高新企业超过2000家,高铁自动驾驶、轨道交通无感改造等一批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实现自主可控。园区4家企业获得2020年北京科学技术奖,4家企业今年获得市级企业中心认定,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10家企业获评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丰台园聚集了丰台区近90%的高质量创新资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