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豐台航空航天創新中心明年竣工,還有一大波好消息

為加快産業聚集,推動區域高品質發展,中關村豐台園在東區三期布局豐台航空航天創新中心項目,建築面積7.85萬平方米,預計将于2022年底竣工,未來将重點承載航空航天在内的園區主導産業。這是記者從豐台區“兩會”上了解到的。

豐台航空航天創新中心明年竣工,還有一大波好消息

中原標準時間2021年12月7日12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谷神星一号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将“麗澤一号”衛星發射升空。這顆由中關村豐台園企業中關村睿宸衛星創新應用研究院、北京英視睿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家民營機構牽頭研發的科學實驗衛星,搭載了新型衛星平台,主要開展新型衛星平台飛行試驗及空間環境适應性驗證,為後續星座組網、星座軌道部署,實作“小衛星、大能力”應用奠定技術基礎。

此次衛星發射成功标志着豐台園在商業航天領域實作了新突破,将加速衛星遙感、大資料地面監測、人工智能等融合創新技術的應用落地。這是科技創新賦能豐台園航空航天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航空航天是豐台園兩大千億級産業叢集之一,聚集了以元六鴻遠、海豐通航、米波通信等為代表的航空航天企業近110家,是國家航空航天重要的科研生産基地,正逐漸發展成為帶動豐台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全國航空航天産業方面具有一定影響力。

今年年初,中關村領創商業航天産業發展聯盟在豐台園組建成立,聯盟凝聚起中關村及國内外商業航天産業鍊上下遊之間的協作、創新與關聯,提升産業的技術和商業創新能力,打通産業鍊并融合發展,促進新技術、新産業、新模式、新生态的形成。

中關村豐台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快産業聚集推動區域高品質發展,豐台園在東區三期布局豐台航空航天創新中心項目,目前已完成所有結構工程。豐台航空航天創新中心緊鄰南四環,與地鐵房山線北延花鄉東橋站C出口一體化建設,地理位置優越。項目建築面積7.85萬平方米,由三棟高層科研樓和一棟技術服務樓組成,預計2022年底竣工。

除了航空航天,豐台園另一千億級産業叢集軌道交通同樣産業規模大、産業鍊完整、創新能力強。豐台園聚集了以中國中鐵、中國通号、中鐵高新和交控科技等為代表的軌道交通企業150餘家,涵蓋了從規劃、設計、咨詢到工程建設施工、裝備制造、營運增值服務的全産業鍊,收入規模從2015年開始連續五年突破千億元,年均增幅達到12%。

今年,豐台園吸引了鐵科院城軌創新網絡中心、北交大軌道交通創新基地等一批協同創新平台落地,以突破卡脖子研發技術,并通過《軌道交通産業發展行動計劃》征集支援項目近30個,圍繞技術研發攻關、創新創業生态提升等方向加大資金支援力度,持續吸引軌道交通企業向豐台園布局。

2021年以來,中關村豐台園聚焦主導優勢産業,緊抓“兩區”建設機遇,深入落實“五子”關聯,吸引了一批突破卡脖子研發技術、重大成果轉化平台等優質項目、亮點項目,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兩區”建設、數字經濟等提供有力支撐。除了航空航天和軌道交通兩個千億級産業外,豐台園新一代資訊技術、智能制造、新材料、醫藥健康四個百億級産業叢集核心競争力也在逐漸提升,“2+4”産業收入占豐台園總收入比重已超六成。

資料顯示,2021年1月至10月,中關村豐台園新引進注冊資金5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138家,同比增長45%,其中億元以上企業54家,新引進高精尖企業537家,占比75%。目前,豐台園科技創新成效顯著,國高新企業超過1100家,村高新企業超過2000家,高鐵自動駕駛、軌道交通無感改造等一批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實作自主可控。園區4家企業獲得2020年北京科學技術獎,4家企業今年獲得市級企業中心認定,6家企業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号、10家企業獲評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号,豐台園聚集了豐台區近90%的高品質創新資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