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四库全书》的编撰,是华夏文明史上的一个福音,还是一场浩劫?

众所周知,孔子和他代表的儒学是中从汉代开始被历代皇帝推崇的''国学'',为什么呢,因为孔子说的话说到了统治者的心坎上,无论内心里鸟不鸟孔子,但要治理好天下,离开孔子那一套真不行。

孔子被历代统治者奉为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意思就是老百姓越傻、越好忽悠,一旦老百姓什么都明白了,就要天下大乱、国不将国了。用两个字概括的话就是“愚民”。愚民两个字很抽象,怎么做到愚民呢,具体点说就是禁书。

《四库全书》的编撰,是华夏文明史上的一个福音,还是一场浩劫?

禁书的祖师爷非秦始皇莫属,秦始皇虽然没有多大学问,但却深谙愚民之道,不但焚书而且坑儒,把写书的脑袋也抹掉了,来个釜底抽薪。所以说秦始皇开了一个坏头,让中国从百家争鸣进入一花独放的时代。

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是禁书的高手,五代的时候皇帝禁书,天文学家的书不能看,老子庄子的书不能看。宋朝的时候皇帝把禁书发扬光大,凡是打仗的书不能看,怕人们学赵匡胤搞兵变,后来苏轼、王安石的书不能看,怕人们变法。

到了明代朱棣上位后,反对派的书都是禁书,谁看了要被罚款的。

可见为了江山稳固,皇帝禁书是常态。禁书到了清代初期就不止是禁了,几乎形同灭绝,对中华文化的灭绝程度不亚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其破坏性百倍于清兵入关后的扬州大屠杀。

《四库全书》的编撰,是华夏文明史上的一个福音,还是一场浩劫?

但大清的这场文化浩劫一直被好多别有用心的人或者不明真相的人所称道,其主要原因就是大清的文化屠戮是以拯救文化的名义而进行的,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蒙蔽了不少脑子进水的人。

为什么是满清而不是别的朝代?

因为第一,满清当时是异族,他们没有悠久历史,没有灿烂文化,统治一个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他们心虚、自卑。

其二,因为他们是少数人对多数人实行的暴政,面对的压力非常大。那么多的汉人就像一座大火山,随时可能会喷发,满清皇帝就像坐在火山口上。要想高枕无忧,必须把火种浇灭,而文化灭绝是最好的办法。

为了屠杀更温柔,为了不激起汉人的激烈反应,乾隆挖空心思,给屠杀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抢救濒临灭绝的中国文化,全国动员,编纂《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编撰,是华夏文明史上的一个福音,还是一场浩劫?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库全书》纂修工作拉开帷幕,首先是对全国书籍进行大清查。乾隆的最高批示下发了,下发到县一级官员,乾隆的指示说:以前的书太随意了,作者想写什么就些什么,也没有人审查,观点错误的很多,立场问题也不小,肯定有政治错误的,这样的书籍害人不浅,误人子弟、影响民族团结。各级官员要坚定立场,保持清醒头脑,对于这类垃圾书毫不客气,一律销毁,不得留下一本。

为了更好开展销毁行动,乾隆还在各地设立举报箱,对违规官员和私藏书籍的民众严惩不贷。

最高批示下达后,全国开始毁书高潮,可销可不销的,一律烧掉,官员们谁也害怕丢了乌纱帽,索性把所有的古书能烧就都烧了,免得犯错。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场轰轰烈烈的销书运动中,表现最积极的都是汉人官员,他们的热情超过了满族官员,受到乾隆嘉奖。

湖南巡抚刘墉(就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的刘罗锅)也上奏,称《樵史演义》''虽系小说残书,于吴逆不乘名本朝,多应冒犯。应销毁''。

1782年7月,江西巡抚郝硕奏缴12种书籍,其中包括以岳飞为主角的《精忠传》和《说岳全传》。

《四库全书》的编撰,是华夏文明史上的一个福音,还是一场浩劫?

与那些汉族官员的卖身求荣相比,各地民间才子士绅对销书运动进行了坚决抵制,抵制的规模远远大于当年大清的剃发。因为剃发是一种形式,而毁书则从灵魂毁灭;他们要么冒着生命危险藏匿书籍,要么冒死上书希望刽子手网开一面。对于各地的全国各地的抵抗行为,乾隆当然毫不手软,进行坚决镇压,格杀勿论。

据不完全统计,在以编纂《四库全书》为名而进行的文化浩劫中,各地因触犯有关条律被杀头的人达到数万人之多,而实际人数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即使那些为了毁灭自己文化而甘当奴才的汉人官员,在编纂中偶有一点失误也会被处以极刑。《四库全书》有个姓陆的负责总校对的官员,因''书有伪谬'',乾隆皇帝看了很生气。

皇帝一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个老陆被革职下狱,后来杀头抄家,责令其赔付《四库全书》的装订费用十几万两白银。由此可见那些抵制销书的人下场会多么悲惨,不知道为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歌功颂德的人看了会作何感想。

《四库全书》编纂过程持续19年,销书运动也进行了十多年。这次大浩劫焚毁书籍无数,在此期间,清廷销毁的书籍''将近三千余种,六七十万卷以上,没有统计在内的不计其数。''其中以集部书占多数,史部书籍亦''灾情惨重''。

史学家吴晗曾称:''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四库全书》的编撰,是华夏文明史上的一个福音,还是一场浩劫?

有人口口声声说乾隆是为了抢救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真的需要抢救吗?那些真正好的书,是不需要抢救的。喜欢它的人哪怕是手抄也要把它传下去的。60、70后们大都有过抄书的经历,为什么要抄,因为好看啊,平时想看也看不到啊。

张扬的《第二次握手》不就是你来我往被抄火的吗?

《四库全书》的编撰,是华夏文明史上的一个福音,还是一场浩劫?

反过来,不好的书,就是再怎么抢救,终也会死去。就像乾隆自己创作的四万多首诗,君可见流传下几首?

乾隆这皇帝老儿不懂得,人的躯体可以禁锢,人的思想是无法禁锢的,乾隆为之机关算尽的满清江山也永远做不到千秋万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