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海静安推出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红色文化在身边

时至年末,2021年上海市静安区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人物于近日揭晓。非虚构戏剧《辅德里》等事件入选本年度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辅德里》创作人组合(李东、牟森、李京键)等入选本年度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人物。

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多项公共文化旅游事件都与红色文化相关,反映了静安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上海静安推出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红色文化在身边

非虚构戏剧《辅德里》

非虚构戏剧《辅德里》4月23日首演,拉开2021静安戏剧谷展演单元的大幕。上演短短100天,《辅德里》完成五省十城的33场演出,并登上国家会展中心的舞台。

《辅德里》围绕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创建、见证和守护党章的故事展开,呈现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创建者们的初心、使命、牺牲与信念,填补了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在文艺创作、舞台作品中的空白。

配合戏剧,作为辅德里IP的“五星计划”项目之一的《辅德里》微缩模型展也入选了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微缩展以微缩模型为媒介,呈现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辅德里召开前后16个重要事件的场景瞬间,向一百年前的建党初期的伟人们致敬。独具创意的表达方式为红色文化传播和文旅项目开发提供一种新的路径与思路,让更多年轻人走近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上海静安推出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红色文化在身边

《辅德里》微缩模型展

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还有多项内容入选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

“追寻红色印记”沉浸式交互影像体验展成为许多市民游客学习党史和全国多个支部党建的网红打卡点。展览在由多媒体、艺术装置、电影、美术、虚拟现实等艺术样式综合融铸的沉浸式空间中,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展开,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的初心、奋进与辉煌。

“百年百印”印章艺术展则通过百余件来自全国名家创作的印章以及相关文创产品,集中体现静安的红色文化。展览不仅具有极高的欣赏性和艺术性,同时充分彰显初心之地、红色之城的独特魅力。共吸引参观者约21万余人次。

上海静安推出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红色文化在身边

张园百年城市更新主旋律时光秀

静安区有许多历史建筑,百年张园、张爱玲居住过的常德公寓、中福会少年宫……在上海市推行“建筑可阅读”的背景下,围绕历史建筑,也有项目入选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

上海静安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推出“静安张园百年城市更新主旋律时光秀”,以张园石库门里弄建筑群为载体,聚焦百年红色文化及张园创新的城市更新历程,从百年前的红色足迹开始,到现在的城市变迁历程,讲述上海这座城市的更新经验与规划,还原党领导下的时代变迁、民生改善。

上海静安推出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红色文化在身边

上海少年村纪念馆暨雷达博物馆

彭浦镇人民政府在历史建筑“鹤庐”开设了上海少年村纪念馆暨雷达博物馆,这是彭浦镇首家红色文化科普馆。上海少年村纪念馆位于“鹤庐”一层,以赵朴初居士创建上海少年村为主线,再现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少年村收容救济流浪儿童,并将他们培养为勇敢无畏、赤胆报国的革命者,以及出类拔萃、踏实奉献的精英人才的故事。雷达博物馆位于“鹤庐”二层,通过图片、文字、模型、影像等翔实的资料,多维呈现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雷达事业的重要成就。

文物建筑承载上海百年的繁花似锦与沧桑变化,对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则是对这份历史的传承与守护。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于今年3月起开始大规模修缮。这一修缮工程也入选了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8月7日,“恰同学少年看我修文物”修缮参观线上直播活动在中福会少年宫施工现场进行,激发孩子们对历史建筑以及文物保护工作的兴趣,增加大众关于历史建筑修缮知识的了解。中福会少年宫大理石大厦修缮工程作为上海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典型案例,在让建筑得以焕发新生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到老建筑的修缮事业以及城市建设更新的概念。

《辅德里》创作人组合入选本年度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人物。从策划之初,《辅德里》就不仅仅是一台戏剧。制作人李东提出 “以一部舞台剧《辅德里》为引擎,办好一个展、出好一本书、策划一个红色市集 、留下一部高清电影”的《辅德里》“五星计划”,打造出了这台“好听好看好懂”的文艺党课。总叙事、导演牟森不但成功导演完成这部戏剧,还策划了《辅德里》微缩模型展。青年作曲家李京键则围绕“好听”这个创作要求,创作完成了全剧中的所有音乐,感动了在场观众。

“上海城市艺人”也加入到传唱《辅德里》的队伍中来。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街艺专委会执行主任杜烁辰带领大家以街艺版的形式表演《辅德里》主题歌。为学好唱好这首歌,他先后去瞻仰龙华烈士陵园和观摩音乐剧《辅德里》,深受感染,他的演唱也深深感染了观众。

文旅融合是近年来的趋势,如何更好地用文化引领旅游发展,用旅游促进文化繁荣,在文旅融合中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今年的公共文化旅游人物,有几位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和努力。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所长胡丹积极推进非遗文化保护,建立国内首个以“印刷字体文化”为主题的展示馆——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普及印刷字体知识和展示中国汉字艺术之美,成为静安文化新地标。

上海铁路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莉积极探索“铁路+乡村旅游”新模式,多次深入静安对口支援的云南文山调研,首次开通“静安 文山号”旅游专列,为宣传文山文化旅游资源、助力文山农产品推广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2021年,成功组织两趟“静安 夷陵号”对口援助旅游列车,推动沪夷两地旅游企业互动。

中国旅行社总社(上海)有限公张江汉带领团队有效整合静安及周边文旅资源。他打造的“源来上海”城市微旅行项目,将静安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开发的红色线路被评为2020年静安区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

上海乐敬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斐被称为“陕西北路上的吴掌柜”。五年来她坚持为陕西北路老街的宣传注入创新想法和社会资源,尽心尽力用情怀浇灌陕西北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成长。2017年起,她创办“陕西北路网文讲坛”,将最新潮的网络文学引入百年老街区,项目运作至今已走过5年,逐渐成为国内网络文学领域的品牌项目。2021年,她结合陕西北路的建筑历史文化资源和时代故事,酝酿出版了《转角看见陕西北路》小说集。

据静安区文旅局介绍,此次征集过程中,区内多家企事业单位、街道和社会组织等单位和个人积极推选报送,其中事件涉及庆祝建党百年系列展览、戏剧排演、老建筑修缮、红色场馆运营、文商旅融合活动等领域;人物涉及传统艺术传承、静安红色文化开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文旅融合推广、建筑可阅读等领域。

2021年静安区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事件

一、非虚构戏剧《辅德里》:庆祝建党百年,一堂“好听好看又好懂”的文艺党课

二、张园百年城市更新主旋律时光秀:来海上名园感受城市变迁,体验民生改善

三、UCCA Edge正式落地上海静安:嵌在商务楼里的美术馆,以艺术点亮城市

四、“追寻红色印记”沉浸式交互影像体验展:回望百年再出发,启航奋进新征程

五、“百年百印”印章艺术展:“书与刻”交相辉映,传承红色基因

六、《辅德里》微缩模型展:致敬上海红色记忆里“重要时刻”

七、上海少年村纪念馆暨雷达博物馆:挖掘历史文脉,建设百姓身边的红色文化科普馆

八、中福会少年宫大理石大厦修缮工程:百年大厦里演绎的“恰同学少年”

九、上海市静安区作家协会成立:静悦远来,诗意栖居

十、小书店里的“大”展览:从“中国最美的书”看上海软实力

2021年静安区十大公共文化旅游人物

一、《辅德里》创作人组合(李东、牟森、李京键):庆祝建党百年,一堂“好听好看又好懂”的文艺党课

二、吴公保:上海工匠,红色建筑的守护者

三、杜烁辰:城市艺人,用心示范引领,用情传唱经典

四、胡丹:致力非遗文化传承,助推静安文化发展

五、李莉:致力静安文旅专列,推动乡村振兴

六、朱宇翔:扎根基层,精心耕耘社区文化芳草地

七、张江汉:敢于突破创新,推动静安文旅融合

八、吴斐:陕西北路上的吴掌柜,用情怀解说建筑故事

九、贾如:热爱戏剧艺术,搭建演绎“自己”的舞台

十、汤兆基:书画名家“汤牡丹”,推动社区文化传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