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靜安推出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事件,紅色文化在身邊

時至年末,2021年上海市靜安區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事件、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人物于近日揭曉。非虛構戲劇《輔德裡》等事件入選本年度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事件,《輔德裡》創作人組合(李東、牟森、李京鍵)等入選本年度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人物。

适逢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今年多項公共文化旅遊事件都與紅色文化相關,反映了靜安區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

上海靜安推出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事件,紅色文化在身邊

非虛構戲劇《輔德裡》

非虛構戲劇《輔德裡》4月23日首演,拉開2021靜安戲劇谷展演單元的大幕。上演短短100天,《輔德裡》完成五省十城的33場演出,并登上國家會展中心的舞台。

《輔德裡》圍繞着年輕的中國共産黨早期黨員建立、見證和守護黨章的故事展開,呈現100年前中國共産黨建立者們的初心、使命、犧牲與信念,填補了這一重大曆史題材在文藝創作、舞台作品中的空白。

配合戲劇,作為輔德裡IP的“五星計劃”項目之一的《輔德裡》微縮模型展也入選了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事件。微縮展以微縮模型為媒介,呈現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輔德裡召開前後16個重要事件的場景瞬間,向一百年前的建黨初期的偉人們緻敬。獨具創意的表達方式為紅色文化傳播和文旅項目開發提供一種新的路徑與思路,讓更多年輕人走近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

上海靜安推出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事件,紅色文化在身邊

《輔德裡》微縮模型展

圍繞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還有多項内容入選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事件。

“追尋紅色印記”沉浸式互動影像體驗展成為許多市民遊客學習黨史和全國多個支部黨建的網紅打卡點。展覽在由多媒體、藝術裝置、電影、美術、虛拟現實等藝術樣式綜合融鑄的沉浸式空間中,圍繞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曆史時期的重大事件、重大節點展開,回顧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年的初心、奮進與輝煌。

“百年百印”印章藝術展則通過百餘件來自全國名家創作的印章以及相關文創産品,集中展現靜安的紅色文化。展覽不僅具有極高的欣賞性和藝術性,同時充分彰顯初心之地、紅色之城的獨特魅力。共吸引參觀者約21萬餘人次。

上海靜安推出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事件,紅色文化在身邊

張園百年城市更新主旋律時光秀

靜安區有許多曆史建築,百年張園、張愛玲居住過的常德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中福會少年宮……在上海市推行“建築可閱讀”的背景下,圍繞曆史建築,也有項目入選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事件。

上海靜安城市更建立設發展有限公司推出“靜安張園百年城市更新主旋律時光秀”,以張園石庫門裡弄建築群為載體,聚焦百年紅色文化及張園創新的城市更新曆程,從百年前的紅色足迹開始,到現在的城市變遷曆程,講述上海這座城市的更新經驗與規劃,還原黨上司下的時代變遷、民生改善。

上海靜安推出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事件,紅色文化在身邊

上海少年村紀念館暨雷達博物館

彭浦鎮人民政府在曆史建築“鶴廬”開設了上海少年村紀念館暨雷達博物館,這是彭浦鎮首家紅色文化科普館。上海少年村紀念館位于“鶴廬”一層,以趙樸初居士建立上海少年村為主線,再現民族災難深重的年代,少年村收容救濟流浪兒童,并将他們培養為勇敢無畏、赤膽報國的革命者,以及出類拔萃、踏實奉獻的精英人才的故事。雷達博物館位于“鶴廬”二層,通過圖檔、文字、模型、影像等翔實的資料,多元呈現雷達技術的發展曆程,以及我國雷達事業的重要成就。

文物建築承載上海百年的繁花似錦與滄桑變化,對建築遺産的保護修繕則是對這份曆史的傳承與守護。中國福利會少年宮于今年3月起開始大規模修繕。這一修繕工程也入選了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事件。8月7日,“恰同學少年看我修文物”修繕參觀線上直播活動在中福會少年宮施工現場進行,激發孩子們對曆史建築以及文物保護工作的興趣,增加大衆關于曆史建築修繕知識的了解。中福會少年宮大理石大廈修繕工程作為上海文物建築保護工作的典型案例,在讓建築得以煥發新生的同時,讓更多人了解到老建築的修繕事業以及城市建設更新的概念。

《輔德裡》創作人組合入選本年度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人物。從策劃之初,《輔德裡》就不僅僅是一台戲劇。制作人李東提出 “以一部舞台劇《輔德裡》為引擎,辦好一個展、出好一本書、策劃一個紅色市集 、留下一部高清電影”的《輔德裡》“五星計劃”,打造出了這台“好聽好看好懂”的文藝黨課。總叙事、導演牟森不但成功導演完成這部戲劇,還策劃了《輔德裡》微縮模型展。青年作曲家李京鍵則圍繞“好聽”這個創作要求,創作完成了全劇中的所有音樂,感動了在場觀衆。

“上海城市藝人”也加入到傳唱《輔德裡》的隊伍中來。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街藝專委會執行主任杜爍辰帶領大家以街藝版的形式表演《輔德裡》主題歌。為學好唱好這首歌,他先後去瞻仰龍華烈士陵園和觀摩音樂劇《輔德裡》,深受感染,他的演唱也深深感染了觀衆。

文旅融合是近年來的趨勢,如何更好地用文化引領旅遊發展,用旅遊促進文化繁榮,在文旅融合中實作文化的傳承創新?今年的公共文化旅遊人物,有幾位在這方面做出了探索和努力。

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所長胡丹積極推進非遺文化保護,建立國内首個以“印刷字型文化”為主題的展示館——上海印刷字型展示館,普及印刷字型知識和展示中國漢字藝術之美,成為靜安文化新地标。

上海鐵路國際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莉積極探索“鐵路+鄉村旅遊”新模式,多次深入靜安對口支援的雲南文山調研,首次開通“靜安 文山号”旅遊專列,為宣傳文山文化旅遊資源、助力文山農産品推廣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2021年,成功組織兩趟“靜安 夷陵号”對口援助旅遊列車,推動滬夷兩地旅遊企業互動。

中國旅行社總社(上海)有限公張江漢帶領團隊有效整合靜安及周邊文旅資源。他打造的“源來上海”城市微旅行項目,将靜安文化融入旅遊産品,開發的紅色線路被評為2020年靜安區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事件。

上海樂敬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斐被稱為“陝西北路上的吳掌櫃”。五年來她堅持為陝西北路老街的宣傳注入創新想法和社會資源,盡心盡力用情懷澆灌陝西北路中國曆史文化名街的成長。2017年起,她創辦“陝西北路網文講壇”,将最新潮的網絡文學引入百年老街區,項目運作至今已走過5年,逐漸成為國内網絡文學領域的品牌項目。2021年,她結合陝西北路的建築曆史文化資源和時代故事,醞釀出版了《轉角看見陝西北路》小說集。

據靜安區文旅局介紹,此次征集過程中,區内多家企事業機關、街道和社會組織等機關和個人積極推選報送,其中事件涉及慶祝建黨百年系列展覽、戲劇排演、老建築修繕、紅色場館營運、文商旅融合活動等領域;人物涉及傳統藝術傳承、靜安紅色文化開發、基層文化陣地建設、文旅融合推廣、建築可閱讀等領域。

2021年靜安區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事件

一、非虛構戲劇《輔德裡》:慶祝建黨百年,一堂“好聽好看又好懂”的文藝黨課

二、張園百年城市更新主旋律時光秀:來海上名園感受城市變遷,體驗民生改善

三、UCCA Edge正式落地上海靜安:嵌在商務樓裡的美術館,以藝術點亮城市

四、“追尋紅色印記”沉浸式互動影像體驗展:回望百年再出發,啟航奮進新征程

五、“百年百印”印章藝術展:“書與刻”交相輝映,傳承紅色基因

六、《輔德裡》微縮模型展:緻敬上海紅色記憶裡“重要時刻”

七、上海少年村紀念館暨雷達博物館:挖掘曆史文脈,建設百姓身邊的紅色文化科普館

八、中福會少年宮大理石大廈修繕工程:百年大廈裡演繹的“恰同學少年”

九、上海市靜安區作家協會成立:靜悅遠來,詩意栖居

十、小書店裡的“大”展覽:從“中國最美的書”看上海軟實力

2021年靜安區十大公共文化旅遊人物

一、《輔德裡》創作人組合(李東、牟森、李京鍵):慶祝建黨百年,一堂“好聽好看又好懂”的文藝黨課

二、吳公保:上海工匠,紅色建築的守護者

三、杜爍辰:城市藝人,用心示範引領,用情傳唱經典

四、胡丹:緻力非遺文化傳承,助推靜安文化發展

五、李莉:緻力靜安文旅專列,推動鄉村振興

六、朱宇翔:紮根基層,精心耕耘社群文化芳草地

七、張江漢:敢于突破創新,推動靜安文旅融合

八、吳斐:陝西北路上的吳掌櫃,用情懷解說建築故事

九、賈如:熱愛戲劇藝術,搭建演繹“自己”的舞台

十、湯兆基:書畫名家“湯牡丹”,推動社群文化傳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