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身为妾室,她在饭桌旁站了24年,儿子科举及第后丈夫说:坐下吃吧

中国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中受封建思想影响最深的就是广大女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等为典型代表的伦理纲常直接决定了女人的一生都是依附于其他人的,自己完全没有办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封建社会女性不仅社会地位低下,就连家庭地位也不高,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王熙凤再能弄权,也要托赖着贾琏的名义在外行事,王夫人和邢夫人虽然都是正室,但贾母吃饭的时候也只能在一边伺候。

身为妾室,她在饭桌旁站了24年,儿子科举及第后丈夫说:坐下吃吧

平儿只是贾琏的通房丫头,平时的主要工作是伺候王熙凤,因为没有生育过一儿半女,连姨娘的身份都还没有确立,与贾琏和王熙凤根本没有坐一起吃饭的资格。

这样的情况在当时封建社会的大家族中十分常见,但也有比平儿幸运的人,民国时期一位叫李夫人的妾室在饭桌边站了24年,因为儿子谭延闿科举及第,才被丈夫允许坐下一起吃饭。

身份低微的妾室

在封建社会,有权有势的男人三妻四妾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但实际上正室妻子只能有一位,妾的数量却不固定,只要家中有钱,男人愿意,可以随便纳妾。娶妻纳妾,从这两个不同的动词中就能看出妻和妾有本质的区别。

身为妾室,她在饭桌旁站了24年,儿子科举及第后丈夫说:坐下吃吧

娶妻从正门入,纳妾从侧门进,妻妾一生的命运有云泥之别,妾如果能生下一儿半女,还能有个指望和依靠,尤其是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妾如果能生下儿子,也可以母凭子贵。

除了妻妾有别,同一个父亲的兄弟姐妹也会有嫡出和庶出的区别,嫡出的孩子享受的待遇也比庶出的好。

《红楼梦》中嫡出的贾宝玉是贾家的人中龙凤,而庶出的贾环则如过街老鼠一样讨人厌,抛开个人品行的问题,嫡庶有别也是最大的原因,就连贾环自己也知道因为是庶出被人看不起,而精明能干的贾探春因为是庶出,最终被南安王妃认作义女,远嫁海疆和亲。

身为妾室,她在饭桌旁站了24年,儿子科举及第后丈夫说:坐下吃吧

妾室能够熬出头的机会不多,庶子能够出人头地也同样不容易,但也不代表完全没有可能。民国时期有名的完美男人谭延闿就是庶出,她的母亲李夫人原本只是一个通房丫头,因为生了儿子才升为妾室,可她依旧没有上桌一起吃饭的资格。

李夫人是后人对谭延闿母亲的称呼,因为身份卑微,她的姓名都没能被记载下来。

李夫人自幼就在大户人家当丫鬟,当时家主招待谭仲麟,李夫人却在上茶的时候不小心将茶水洒在了谭仲麟身上,吓得把茶具也打碎了。

身为妾室,她在饭桌旁站了24年,儿子科举及第后丈夫说:坐下吃吧

随意送人的丫鬟

大户人家打碎一盏茶盅并不算什么事情,可是在重要的客人面前失礼就一定会受到责罚,李夫人当即吓得跪了下来,可主人并没有绕过她的意思,她就只能躲到谭仲麟背后。

谭仲麟看到一位弱女子躲在自己身后,不免升起了保护欲,加上李夫人长得眉清目秀,谭仲麟就向主人讨要了这个丫鬟。

封建社会的丫鬟就像物品一样,可以买卖,也可以赠送,主家巴结谭仲麟都来不及,所以直接就把李夫人送给了谭仲麟。

身为妾室,她在饭桌旁站了24年,儿子科举及第后丈夫说:坐下吃吧

到了谭家之后,李夫人尽心尽力地干活,生怕招来打骂,谭母看上了这个丫鬟,就把她放在自己身边。

谭仲麟经常到母亲身边请安,与李夫人接触得也多,后来谭母就想让她给儿子做妾,虽然谭仲麟已经妻妾成群,可是子嗣却不多。

由于李夫人是丫鬟出身,最初只能当通房丫鬟,生活上没有任何改变,还是要干活,伺候老夫人。

身为妾室,她在饭桌旁站了24年,儿子科举及第后丈夫说:坐下吃吧

由于李夫人长得清秀,也颇得谭仲麟的喜欢,于是就生下了儿子谭延闿,在封建社会是典型的母凭子贵,因为生了一个儿子,李夫人从通房丫鬟变成了妾室。

妾室只能算是半个主子,虽然不用干活了,但依旧没有资格坐在桌子上吃饭,只能站在一边伺候,就像《红楼梦》中的赵姨娘。

李夫人这一站就是24年,直到自己的儿子谭延闿科举及第。谭延闿是庶出的儿子,加上母亲也没有家庭地位,他自幼也不怎么受重视,好在谭延闿很聪明,而且很好学。

身为妾室,她在饭桌旁站了24年,儿子科举及第后丈夫说:坐下吃吧

在大户人家,庶出的孩子虽然待遇不如嫡出,但还是有读书的权利,谭延闿见惯了母亲平日在家里的地位,便发愤图强,13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

人生最后的尊严

谭延闿中了秀才之后引起了父亲谭仲麟的重视,认为他是一个可教之材,于是就对他多了几分关心,有时间也会指导他读书。

谭延闿24岁的时候参加了清朝举行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还高中进士,谭仲麟自然喜不自胜,看到在一旁站着的李夫人,对她说坐下一起吃吧,从此李夫人才有了坐下同桌吃饭的资格。

身为妾室,她在饭桌旁站了24年,儿子科举及第后丈夫说:坐下吃吧

谭仲麟中了进士之后就走上了仕途,当时的晚清政府已经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思想活跃又眼界开阔的他主张变法革新,可是他的父亲却是一位守旧的保守派,谭延闿除了在政见上与父亲不同,在生活中也与父亲也有本质区别。

大家族出身的谭延闿很反对三妻四妾,所以他娶了一位妻子之后,没有纳妾,就是在妻子去世之后也没有续弦或者纳妾,他从小就目睹了母亲作为妾室的经历,既替母亲感到不值,也不想让其他人再重蹈覆辙。

谭延闿还做过一件典型的违背封建礼教的事情,母亲李夫人去世之后,按照妻妾有别的规矩,只能走偏门出殡。可是谭延闿却不以为然,他大声喊:“谁敢拦我”!

身为妾室,她在饭桌旁站了24年,儿子科举及第后丈夫说:坐下吃吧

年幼的谭延闿不懂反抗,也没有反抗的能力,现在的他已经是一位思想进步的人士,所以他想给母亲最后的尊严,让母亲的棺椁从正门出。

小结:

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是方方面面的,在婚姻方面是最为典型的。盲婚哑嫁的封建社会,女子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户人家的姑娘尚且能做个正室,小门小户的人家直接把女儿卖个大户人家当丫鬟、当妾室,根本没有任何家庭地位可言。

如果能够生个儿子,家庭地位会稍作改变,要想获得体面,还要儿子有出息。

谭延闿的母亲作为妾室,在饭桌边站了24年,儿子科举及第后,才被丈夫允许坐下来一起吃饭,李夫人也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而李夫人去世之后,谭延闿破除一切阻碍,让母亲的棺椁从正门出殡,更给了她此生最大的荣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