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28岁那年,张明敏以香港歌手的身份,

第一次站在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

在当年,春晚的导演黄一鹤为了买到《我的中国心》的磁带,

还专门办了一张边境证。

一切,都要从张明敏爱唱歌说起。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1956年,张明敏出生在一个归国华侨的家庭。

父亲从菲律宾归国,母亲是从印度尼西亚回来的,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他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很强。

而且,张明敏虽然从小生活在香港,

但喜欢唱歌的他,对粤语歌曲的兴趣不大,他更喜欢哼唱国语歌曲。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小时候的张明敏,家境一般。

还在读小学期间,他就萌生了打工养家的念头。

一直到中学毕业,他起先在一家洋行里实习做会计。

半年之后,他又去了一家检验公司。

这种文员的工作让张明敏觉得很无聊,他那时候想学技术。

于是他很快又去了一家电子表厂,开始从技术员做起。

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自己开设一家工厂,自己当老板。

就在毕业后工作的这几年,张明敏的音乐梦也跟着起步了。

那时候香港有各种各样的歌唱比赛,报名参赛并不费力。

只不过当时的香港,是粤语歌曲一统天下,

他自己则更擅长唱国语歌曲。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21岁那年,他参加了工人俱乐部举办的歌唱比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两年之后,他又在香港电台主办的业余歌手比赛中夺得了金奖。

两次夺冠,让他顺利签约了唱片公司。

只不过那时候唱什么歌曲,走什么样的风格路线,眼前还是一抹黑。

而且在张明敏看来,唱歌只是自己的副业,

那时候,他仍旧继续在电子表厂里上班。

没人指点他,他决定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就唱国语歌曲。

就这样,在刚刚签约歌手后,他翻唱了台湾的歌曲《乡间的小路》。

所幸唱片公司的老板,对于这类国语歌曲也很感兴趣,

在别的歌手不愿意唱的情况下,张明敏接连发行国语专辑。

一时间,香港本地的媒体将其称为民族歌手。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尤其他后来翻唱的《我是中国人》,据说当年的销量达到了五百万张。

这也让他获得了当年的金曲新人奖。

27岁那年,张明敏第一次唱了《我的中国心》这首歌。

而他不知道的是,接下来他的人生,将会因为这首歌而发生彻底的改变。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也就是在这一年,刚刚执导了第一届春晚的黄一鹤,虽然已经名声大震,

但是对于下一年的春晚,他还在对节目的形式进行着筹划。

尤其是因为第一年的春晚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如何要让第二届的春晚更上一个新台阶,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那时候黄一鹤内心的压力非常大。

黄一鹤吃不下睡不着,半夜爬起来想点子,但依旧没有任何的突破。

就在那时候,黄一鹤忽然想起一个角度,

能不能把香港的演员请过来参加演出呢?

要知道当时关于香港的回归,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这种情况下,让香港的演员来内地演出,绝对会是一个好创意。

黄一鹤赶紧把自己的想法向上级做了汇报,领导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

可此时的黄一鹤,仅仅有想法,对于具体的节目,什么都还不成形。

不知道香港文艺发展的态势,甚至不知道香港当时有哪些当红的演员。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由于不了解,黄一鹤也不敢直接去香港。

他们寻思着先去广东当地实际走走看看,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就这样,黄一鹤与几个同事,一起去了广东。

先到广州,然后再坐大巴车去深圳。

要不说正好让他们赶上了,就是在大巴车上,黄一鹤听到了张明敏的歌。

司机在车上给乘客放歌,不过歌曲都以粤语为主,

黄一鹤与同事都是北方人,他们一点也听不懂。

不过几首歌曲后,中间突然穿插了一首国语歌曲。

突然出现的普通话歌曲,让黄一鹤不免注意起来。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歌词他一下子没听出什么,不过这首歌的曲调则完全和粤语歌曲的风格不一样。

音乐旋律听起来很高亢,充满了一股昂扬的激情。

于是,黄一鹤就询问司机这是首什么歌。

司机师傅说的也是粤语,他一点都听不懂。

接过司机递过来的磁带,黄一鹤看到了专辑的名字叫《我的中国心》。

他赶忙询问司机,这首歌的磁带哪里能买到。

司机告诉他们这首歌是香港人灌录的。

要想买的话,也得去香港。

这次从北京过来,本来就是要寻找香港歌手的。

可当时香港还没有回归,要想过去,颇费周折。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不过再麻烦,也要过去看看。

黄一鹤与同事们办理了边境证,而后来到了香港的沙头角。

人生地不熟,习惯也不一样,又不会说粤语,

他们按照那首歌的名字找了半天,愣是什么都没找到。

没办法,他们只好拦下了一个当地的小伙子,让他去寻找这盒磁带。

所幸当地人还是能找得到的,很快就买来了张明敏的磁带。

黄一鹤又听了几遍,确定这首歌非常不错。

可是下一步就很难了,这个张明敏是谁,他这首歌是给哪家的唱片公司唱的?

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一切都如大海捞针。

而且第一次只是找到了合适的歌曲,找人的事情,他也没办法贸然进行。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当时,新华社在香港设有分社。

回到北京后,黄一鹤嘱托新华社的同志,让他们帮忙在香港找一找这个叫张明敏的人。

所幸新华社分社的同志在香港工作多年,

经过多方的联系,总算确定了张明敏在哪里,做什么工作。

本人找到了,接下来就是邀请他参加春晚了。

不过就在那时候,春晚的节目组却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有人不想邀请他,有人觉得这是内地的春晚,为何邀请香港的演员。

而且春晚是直播的形式,如果中间出现什么情况,他说的一些话该如何收场。

眼看到了年底,距离春晚的时间越来越近,但意见还是未能统一。

最后一个月,领导认为邀请香港演员的创意应该得到支持。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最终,同意张明敏来北京参加春晚的彩排。

得到确切的答复后,黄一鹤赶紧安排张明敏来北京。

而身处香港的张明敏,在第一次被找到后,

得知自己有可能会被邀请到内地去演出,他的内心就是纠结的。

那时候,他对内地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

张明敏根本无法想象,一个香港的歌手去内地唱歌,会是一种什么场景。

再者,他虽然不怎么唱粤语歌曲,但他毕竟是香港人,

香港这里的乐坛才是他的大本营。

就在不知道下一步究竟去不去的时候,他把内心的纠结告诉了家里人。

母亲从小在印度尼西亚长大,从小受够了歧视,

当得知儿子有可能要去内地唱歌时,她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母亲告诉儿子,用国语唱歌,而听国语歌的人也很多,他们都在内地。

一番话让张明敏内心明了许多。

在快要到年底的时候,他正式得到了通知,要去北京参加节目的彩排。

不过接下来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

他还是第一次去北京,下飞机后,就在接机者的带领下直接去了宾馆。

由于对外面什么都不了解,那段日子里他就是在宾馆里呆着,哪里也不敢去。

刚到的那天,他想喝可乐,然后就告诉了前台的服务员。

服务员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那时候张明敏谁都不认识,就只知道黄一鹤的电话。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那天晚上,黄一鹤来宾馆里看他。

他又说了自己想喝可乐,黄一鹤也不知道可乐是什么。

问了好几个人,谁都不知道那是什么。

后来,他只能喝了北京当地的饮料。

张明敏刚来不适应环境,黄一鹤更是压力山大。

那时候彼此不知道各自的演出习惯,生怕出现什么差错而引起麻烦。

1984年春晚,张明敏以自然而激昂的演唱状态站在了舞台上。

当他用普通话唱完这首歌后,他根本想象不到,

这首歌能够以风暴一般的速度迅速走红。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演出完第二天,张明敏返回香港。

刚到机场,工作人员就把他认出来了。

他也第一次体验了一把走红后的感觉。

不过回到香港后,他依旧还在电子表厂里上班。

因为,张明敏回到香港后却遭受到打压,公司也和他解约。

当时香港人对国家的情感并不是那么浓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还给他贴上了“红色标签”。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由于《我的中国心》在内地大火,

从那之后,张明敏接连不断收到内地的演出邀请。

只要是他去唱,台下的观众必定会让他唱这首歌。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张明敏在各地举办过演唱会。

尤其是在1986年的时候,当他得知北京获得了下一届亚运会的举办权,

立刻决定到内地为亚运会进行义演。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之后的义演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从西部边陲到南国的海岛,

他几乎走遍了全国。

平均每天举行三场音乐会,前后一共举办了158场。

虽然当时一张门票才三毛五分钱,不过最终他筹集到了超过六十万的资金。

全部捐给了北京亚运会。

那时候,灯光、音响等,张明敏都得从香港运过来,成本就要500多万港币。

为了搞好这次义演,张明敏和妻子甚至把房子和车子都卖掉了。

妻子对他说:“别担心,万一你回来没饭吃,我有能力养活你。”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这一次的演出,也让张明敏的事业发展和祖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虽然在内地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但是在家乡香港,

由于香港还没有回归,很多人不会说普通话,

所以国语歌曲依旧在香港没什么影响力。

在香港的乐坛,张明敏依旧没什么名气。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张明敏开始学着经商。

他开过歌厅也开过酒吧,而且还开过广告文化公司。

不过这些生意的发展都不好,最终都失败了。

那时候,香港的影视剧行业也非常的发达,

他也曾尝试过当演员,不过效果同样不好。

据说在饰演一个小角色的,拢共角色的戏份只有几分钟,

但这仅仅的几分钟,他的饰演也很不成功。

以至于导演当场就告诉他,你还是别吃这碗饭了,根本不适合。

生活上,就是在春晚演出的那一年,

他和关瑞芳结婚,两个人婚后生有一个儿子。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张明敏儿子的名字也是意味深长,叫张颂华。

在他的心目中,作为一名民族歌手,歌声里就应该饱含对祖国的爱意。

1997年香港回归,他再次在当年的大型文艺演出上演唱了《我的中国心》。

与其他歌手不同的是,他当年举办演唱会,

给人签名的时候,名字前面还要再加上三个字——中国心。

这个习惯他保持了很久。

再张明敏看来,这首歌曲并没有让他赚到什么钱,

但是这首歌里包含的多种情感,却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也参加了青年联合会。

回到香港的时候,他还创办了香港本地的青年联合会。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此后多年的时间,他一直致力于香港和台湾的青年,跟内地的人交流和沟通。

他经常组织大量的香港青年到内地去观光和了解。

进入21世纪后,他先后担任几家公司的执行董事。

在张明敏看来,歌唱依旧不是他谋生的手段。

过去,仅仅是他的一项爱好,在不断到内地演出后,

歌唱又成为他表达爱国的最好的方式。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如今的张明敏已经65岁,距离他当年第一次在春晚的演唱已经过去37年了。

37年的时间,也算是斗转星移,时光荏苒。

而他内心的爱国情愫,依旧在静静流淌着。

在这之前,2012年春节的时候,

张明敏曾经又一次收到邀请,站在春晚的舞台上演唱《我的中国心》。

这首歌,已不再仅仅承载他一个人的爱国情怀,

更是海外万千游子和华人,心系家园和国家的最好导线。

首位上春晚的香港歌手,28岁爆红,为何回香港只能去电子厂打工?

文|Nancy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