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众集团联合博世,加速软件研发

[资讯-牛车网]

时间不等人,如何权衡自研还是合作,是摆在转型车企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日,有消息称,大众集团旗下软件部门Cariad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即将在汽车软件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两年前,大众集团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商的代表,率先提出软件自研,并在内部成立了软件部门Car.Software(也就是现在的Cariad),并誓言将软件自主开发的占比从目前的不到10%提高到2025年的至少60%。

大众集团联合博世,加速软件研发

但后来的进展并不顺利,大众ID.车型一度深陷于软件交付风波,后来因为软件无法快速适应迭代升级,导致销量表现不如预期。

公开数据显示,该公司制定的今年目标是在中国销售8万至10万辆纯电动汽车,但今年1-10月上险量仅为3.28万辆(高工智能汽车独家数据),远低于在欧洲超过20万辆的销售成绩。

大众集团联合博世,加速软件研发

对比之下,今年1-10月,中国品牌纯电动车上险量为135.36万辆(高工智能汽车独家数据),占整个纯电动车市场比重达到80%,新车平均价格达到16.01万元。而这个价格区间原本是合资品牌燃油车的天下。

软件交付延期、ID.系列在中国市场遇冷,这些都给转型中的大众集团蒙上了一层阴影。为此,大众集团现任CEO赫伯特 迪斯(Herbert Diess)差点丢掉了自己的位置。

大众集团联合博世,加速软件研发

不过,即使被保留下来,这位在内部一直推动电动化、数字化转型的激进派代言人,还是被削减了一部分权限。

作为妥协协议的一部分,迪斯手上更多的权力将移交给现任大众汽车品牌负责人,后者在去年刚刚上任。同时,这位负责人还将加入公司董事会,并于明年夏天开始管理公司在中国的业务。

接下来,迪斯将全面负责大众集团的软件业务部门(Cariad),推动大众集团转型,但这也是其在过去几年积极推动的内部战略重组的关键部分。

当然为了推动智能化(软件)和电动化转型,大众汽车开始另找出路,就是放弃全栈自研,与同行、科技公司等外部合作伙伴继续合作,提高软件开发的规模、速度和成本效益。

目前,从公开信息来看,Cariad每年可以从大众集团获得25亿欧元(约合28亿美元)的研发和业务开拓资金,并在初期主要服务大众集团旗下的所有品牌,从大众到奥迪、保时捷等等。

而对于此次Cariad与博世的软件业务合作,有消息称双方项目在11月份已经开始。接下来,Cariad有可能尝试新的供应链关系,改变传统的单一采购模式,而是深度定制开发。

显然,对于迪斯来说,快速解决新车型在软件能力上能够赶超特斯拉等领跑者,已经是当务之急。

总结:

传统车企选择软件全栈自研技术路线难度大、周期长,而放弃软件全栈自研意味着失去未来主动权。时间不等人,如何权衡自研还是合作,是摆在转型车企面前的一道难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