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敌军不退出国境,川军誓不还乡!他是抗战中川军的灵魂,虽死犹荣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

刘湘,国民党军一级上将,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刘湘被国民政府军政委员会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接到任命后的刘湘旋即带领川军健儿沿长江而下直抵上海参加淞沪会战。而由刘湘亲自率领的川军部队一部于1937年11月22日刘湘抵达南京后着手下达作战任务,特别强调驻守浙江金山的川军部队严阵以待,准备堵击在此登陆的日军。令人扼腕的是,由于多日操劳,本身身体虚弱多病的刘湘胃疾突发,吐血不止,虽经抢救略有好转,但还是因病重,数月后去世。

敌军不退出国境,川军誓不还乡!他是抗战中川军的灵魂,虽死犹荣

[国民党军一级上将刘湘]

刘湘在弥留之际还不忘叮嘱部署“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刘湘不幸去世的消息让国人很是痛心,而刘湘更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军人死在保国的战场令后人景仰。

刘湘有如此的爱国豪情,决不是心血来潮,不用说是他多年来目睹国家被外人欺辱,出于民族气节的一种本能反应。虽然刘湘世代居住于天府之国应该说属于内陆地区,但胸怀天下的情怀,使刘湘早在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前,就预感到日本帝国主义将会对我国发动一场灭国之战。

为此,他很早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到抗日之中来。1936年8月24日,成都发生反日暴动,参与反日暴动的人们出于激愤打死了渡边洸三郎、深川经二两名日本人,另打伤二人。时任四川省府主席的刘湘8月26日接到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电令,要求查办此次成都事件负责人,给日本人一个交代。

敌军不退出国境,川军誓不还乡!他是抗战中川军的灵魂,虽死犹荣

[川人欢送川军出川]

刘湘深感事态的确非常严重,尤其是面临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处处施压,兵峰已经逼近华北,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发生不可预测的事件。但是,刘湘更感到在国家处于如此危险境地,如果一味对日本帝国主义忍让和满足对方开出的蛮横的所有条件,同样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和信心。心里有了主意的刘湘,在9月1日,与赶来处理这次事件的日本驻华大使馆书记官松村堂树、重庆领事糟谷廉二、陆军中佐渡左近、海军中佐中津成基在成都会晤时,面对对方嚣张的气焰,强调必须抓住凶手就地正法,以及赔偿损失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的无理要求。刘湘虚与委蛇,只说事发突然,无力追捕真凶,任凭对方讲述如何如何,刘湘都笑而不答,让对方原先设想的罪恶计划没有得逞,刘湘从中保护了爱国群众,赢得了四川各界的称赞。

敌军不退出国境,川军誓不还乡!他是抗战中川军的灵魂,虽死犹荣

【卢沟桥事变】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日军全面侵华的狼子野心彻底暴露,得知这一消息后,刘湘立即致电给当时国民政府最高当局主动“请缨抗日”,并“同时通电全国呼吁一致抗日”,因为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能在夸夸其谈,而是要真正做到和日本帝国主义真刀真枪面对面的血战。

当刘湘于8月7日,乘飞机到南京出席国民党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面对在做的来自全国的地方实力派,他慷慨陈词,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怎能让一个小小的日寇欺凌,大家再也不要惦记家里的金银财宝舍不得拿出来,东北丢了,华北也将不保,我们只有和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才可以保住我们的家园。他不仅只是说,更在会议现场当即表示:“四川可以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和粮食若干万担”。

这是何等的气魄,虽然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但自进入北洋军阀以后,各大小军阀都把四川当做一块肥肉,可谓连连征战,兵祸匪患不决,一个省能有这样的能力来支援国家,帮助国家共度时艰是多么的不荣誉。刘湘这次在军事会议上的发言,不仅得到了国民党最高当局和地方实力派的高度肯定,连参加会议的周恩来,也代表中共对刘湘的行为给予赞许。

敌军不退出国境,川军誓不还乡!他是抗战中川军的灵魂,虽死犹荣

凝聚中华民族不屈的“死”字旗

此次会议还决定川军出川参加淞沪会战的议程,刘湘坚决服从,回到四川,立即按照国民政府的要求组成了第二十二集团军和第二十三集团军二个集团军。邓锡侯任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刘湘亲自担任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两支代表川人抗日的部队即刻开赴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

第二十三集团军所属第43军26师在凇沪会战中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这个师奉命接替宋希廉率领的36师防守的大场镇阵地。全师武器装备极差,具体到排才只有一挺轻机枪,很多士兵的步枪甚至还属于19世纪的武器老套筒,全师更是没有一门大炮,由于是从贵州奔赴上海属于远征,又缺乏基本的后勤补给和保障。就是这么一只武器装备非常落后的川军,应是用热血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抵挡住了日军整整7天的疯狂进攻,全师由刚进入阵地时期接近万人,到接到命令撤出阵地只剩下700人,由此可以看到川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牺牲精神。而刘湘得知这一战况,止不住热泪盈眶,更自豪川人为国家的牺牲,真的是天地可鉴,与日月同辉。

敌军不退出国境,川军誓不还乡!他是抗战中川军的灵魂,虽死犹荣

就在川军分为东路和西路分别奔向抗日战场的同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还考虑到当时四川远离抗日主战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造成的交通不便等因素,决定以川军为第二路预备军,编为两个纵队。并任命刘湘为第二路预备军司令长官,具体担任平汉铁路的作战任务。领受任务后的刘湘一方面协调出川部队出川事宜,一方面着手下阶段川军防区的设立。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让刘湘每天都工作到很晚,身体不舒服的状况日益明显,但他都咬牙坚持着。

敌军不退出国境,川军誓不还乡!他是抗战中川军的灵魂,虽死犹荣

淞沪会战的川军将士

随着战况的发展,1937年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任刘湘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此时的刘湘身体每况愈下,部下不忍看着老长官被病痛折磨,向其建议,你就在武汉边接受治疗,也可指挥前方作战,面对部下的好意,刘湘一口拒绝,他说虽然我身体不舒服,“我一向高呼抗日,如今战幕揭开,自己反退缩不进,岂不贻讥后世”。

1937年11月22日,刘湘乘船到南京正式就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即下令所部各军、师堵击在浙江金山登陆、正向浙江境内侵犯的日军,重点保持广德、泗安方面的安全。谁知,正在指挥部运筹帷幄的刘湘胃病突然复发,大口吐血,在昏迷中被送往后方医院治疗。经抢救苏醒后国民政府考虑到刘湘身体的实际状况,只让刘湘专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但他仍然关注着全国抗日战场的战况,恨自己不能再上前线为国家效力。

由于积劳成疾,1938年1月20日,刘湘在汉口去世。死前他留有遗嘱,没有一句提及家人,全是鼓励川军将士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刘湘这一遗嘱犹如川军的铮铮誓言,鼓舞着川军将士血战台儿庄,直到战至最后一人而壮烈殉国的川军第41军第122师师长王铭章;豫中会战死战不退战死的第36集团军司令李家钰等等。川军为抗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整个抗战期间国民党军伤亡了326万将士,其中就有64万为川军将士。正是川军把老长官刘湘的遗言作为誓言,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他们做到了,用热血和生命做到了。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