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果甲午战争时清朝不投降,咬着牙继续打的话,结局会怎么样?

如果甲午战争时清朝不投降,咬着牙继续打的话,结局会怎么样?

实际上,甲午战争打到李鸿章在马关和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不论是清朝也好,是日本也罢,双方都已经不敢再打了。

清朝不敢打,是怕。

日本不敢打,不是因为怕清朝,而是因为他们耗不起了。

所以,如果慈禧没有认怂,说什么也不肯投降,说什么也不肯割地赔款,让清朝继续和日本打下去的话,清朝会取胜,但是也会胜得很惨烈,惨烈到可能会让清朝提前垮台。

如果甲午战争时清朝不投降,咬着牙继续打的话,结局会怎么样?

清朝之所以会怕,一则是怕日本和列强,二则是怕国内的革命团体。

清朝怕日本,是因为日本所展现出来的船坚利炮让他们怕,他们没想到这才过了二三十年时间,日本就已经将他们甩在后面了。

同时,清朝也不知道日本的底细,他们不知道日本究竟还能耗多久,这时候的日本在清朝眼里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正因为日本的底细的不可知才让清朝害怕,让清朝不敢打。

在清朝看来,如果继续打下去也还是一个“输”字的话,干嘛不用钱和地买一个“和”字?

清朝对列强的怕,是因为自从英国人用一场鸦片战争轰开了清朝的国门之后,清朝就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自己玩自己的”了,国际因素已经成为了影响清朝政治局势的一个不可忽略又不可控的政治因素了。

当时列强恐怕也很乐于看到清朝和日本打个两败俱伤,然后坐收渔翁之利。如果清朝真和日本两败俱伤了的话,还有力量抵抗列强的进一步瓜分吗?显然没有。

所以,清朝当然更乐意用钱和地去买日本的让步。

清政府除了怕日本和列强之外,自然还怕中国国内的革命团体。

试想一想,清朝和日本打到最后,虽然拿到了惨胜,但是清政府的统治结构必然也会因此变得脆弱不堪,国内的革命团体会错失如此良机吗?获得惨胜之后的清朝,恐怕革命党人轻轻一戳,就能戳倒清王朝。

清政府的统治者不傻,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所以想让他们继续打下去,基本上没有这个可能。

如果甲午战争时清朝不投降,咬着牙继续打的话,结局会怎么样?

甲午战争越往下打,怕的不仅仅是清朝,日本同样也在害怕,它想继续打,但是却又不敢继续打,为什么呢?

日本从明治维新到甲午战争,实际上也只过了二十几年,也就是说,他们用于发展国力的时间也只有二十几年,他们的综合国力确实赶上来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打败清朝。

论人口,日本耗不过清朝。

论资源,日本也耗不过清朝。

论财力,日本还是耗不过清朝。

所以,真要打下去的话,日本用了二十几年时间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经济格局可能就会因此崩盘,经济崩盘了首先乱的就是日本国内,没钱了还怎么打战?清朝认输后还能拿出2.3亿两白银,难道还能拿不出钱来买武器装备继续和日本打?清朝只是被打怕了而已,只是不知道日本底细而已。

除此之外,日本也一样害怕列强会在清、日双方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出来搅局,到时候被瓜分的可能就不止中国了。

日本人在谈判后期之所以加快了进度,一个是因为国内形势变得越来越严重,经济和资源耗不起了;另一个则是担心列强会看出日本的底细,然后出来搅局。所以,日本才会显示出一副“狼吞虎咽”的模样。

果不其然,日本刚拿下了辽东半岛,俄国就坐不住了,叫上法国和德国一起出来闹了一出“三国干涉还辽”,这才又让日本吐出了辽东。

所以,日本不是不想一口气吃下清朝,只是它自己当时的体量吃不下而已,不然它自己也会被“撑死”。

如果甲午战争时清朝不投降,咬着牙继续打的话,结局会怎么样?

不论是清朝的统治者也好,是日本执政当局也罢,他们的政治嗅觉和对形势的判断力都不会差,他们都知道继续打下去可能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双方继续打下去的话,日本也许会因为在人口、经济和资源上耗不过清朝而被打败,可是清朝的胜利却也会配上自己的国祚。

不论怎么看,双方继续打下去都只会两败俱伤。

所以,清朝和日本都不想看到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也不会允许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