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远嫁异域的公主,一人撬动天山,鞠躬尽瘁五十年

远嫁异域的公主,一人撬动天山,鞠躬尽瘁五十年

公元前103年,是为汉武帝太初二年,喧闹的长安城中迎来了一队异域使者,他们来自西域的乌孙国,此番前来是希望与汉帝国结为姻亲。

自张骞开凿西域后,西汉王朝与匈奴围绕天山南北你来我往,不断撕扯与博弈,西域诸国在两者夹缝中求生存。位于伊犁河谷的乌孙是西域数一数二的大国,由于处于咽喉要道上,成为了争夺的焦点。

当时的乌孙王须靡已经迎娶了一位匈奴公主,为了平衡两者,向汉武帝求娶一位汉公主,刘彻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楚王之女刘解忧。虽是王室宗亲之女,刘解忧当时却是罪人的身份,他的祖父刘戊曾参与了著名的“七国之乱”,兵败身亡,此后整个家族便笼罩在猜疑与罪责之中。

解忧公主接受了任务,到达乌孙后嫁给须靡成为右夫人,地位要低于匈奴公主左夫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两人对须靡的争夺便是汉匈对乌孙国影响力的投射。由于一直没能怀孕,而匈奴公主却为国王诞下一子泥靡,解忧公主顿时落于下风。

但不久后,转机出现了,乌孙王病重去世,由于泥靡年幼,嘱托自己的堂弟翁归靡继位,待王子年长再还位于他。依照乌孙习俗,解忧便嫁给了新任国王翁归靡。二人情投意合,生下了三子二女,解忧公主一时风光无二,翁归靡也对她言听计从。在她的努力下,汉帝国与乌孙的使节频繁往来,并借着乌孙的影响力在天山南北继续拓展势力。

两国的热火朝天终于激怒了匈奴,借着汉昭帝去世,国中大丧,匈奴向乌孙发兵,要挟他们交出解忧公主,并断绝与汉朝的来往。乌孙国内情势顿时变得危急万分,在此关头,解忧刚毅果决,一面劝说翁归靡组织军队对抗匈奴,一面向汉朝请求援兵。

然而,此时国中围绕汉昭帝去世后的政治斗争正如火如荼,西域的危急无人去理。及至汉宣帝继位后的最初两年,也没有对西域轻举妄动。

这样的艰难岁月里,解忧公主扛起重担,率领乌孙国内亲附汉朝的势力拼死抵抗匈奴的进攻,等待汉廷的出兵。

远嫁异域的公主,一人撬动天山,鞠躬尽瘁五十年

公元前72年,汉宣帝刘询为太爷爷刘彻上庙号,昭示了自己武帝嫡系正统的身份,也表达了对太爷爷赫赫武功的认同与宣扬。同年,发动十五万铁骑兵分五路对匈开战,这也是两汉四百年最大规模的对匈作战。右将军常惠被派往乌孙,协调乌孙与汉王朝的联合作战任务。

第二年,常惠率领乌孙大军大败匈奴,恼怒的匈奴王庭又发重兵扑向乌孙,途中遭遇罕见的暴雪,死伤无数。乌孙和东北的乌桓趁机围攻匈奴,匈奴人口折损百分之三十,国力大损,一蹶不振。

此战过后,汉帝国在西域的威望空前高涨,翁归靡上书汉廷,请求为自己的长子再迎娶一位汉家公主。然而命运的齿轮在此时发生了错乱,新一位和亲公主还未出发,翁归靡便撒手人寰。按照前任国王定下的遗训,匈奴公主之子泥靡成为新的乌孙王。

为了维护汉帝国在乌孙的影响,解忧毅然再下嫁泥靡,并为其生下一子。由于泥靡性格暴虐,国人怨声载道,解忧公主与他相处得也举步维艰。解忧公主利用匈奴公主另外一子乌就屠的野心,与前来出使乌孙的汉使商议,三人合谋摆下鸿门宴刺杀泥靡。然而刺杀任务却出了错漏,泥靡负伤逃走,一场兵戎在所难免。

泥靡率军将解忧与汉使包围,西域都护府发兵营救。为了安抚泥靡,汉朝承诺将参与行动的汉使斩首,并派新的使者前来审理此案。

乌就屠趁乱散播匈奴即将出兵的谣言,乌孙国内的亲匈势力立即赶去归附,西域都护府出兵威慑,两军犹如箭在弦上。

此时,又有一位巾帼英雄战了出来——与解忧一同前往乌孙的侍女冯嫽,她下嫁给了乌孙的右将军,被称为冯夫人。冯嫽只身前往乌就屠大营游说,以汉王朝大军为后盾,晓以厉害关系,成功劝服了乌就屠。

汉宣帝为这个女英雄啧啧称奇,征召她入京,了解整个经过。冯嫽非凡的气度与外交才华令刘询击节赞叹,他破格任命冯嫽为汉使,担负出使西域各国的任务,这亦是西汉儿女带给后世的一段佳话。

远嫁异域的公主,一人撬动天山,鞠躬尽瘁五十年

经过冯嫽与解忧公主的多方斡旋,乌孙国举国归附汉朝,为了照顾乌就屠的利益,汉王朝令乌孙一分为二,解忧长子为大国王,乌就屠为小国王,风波就此平息。

天不假年,解忧的长子元贵靡和幼子相继离他而去,孙子星靡软弱无能,乌孙势力大部分倒向了乌就屠。而此时的解忧也已经年近古稀,落叶归根,游子思家,他向汉宣帝上书希望能回到故国的土地,终老长安。其言辞之沧桑恳切令刘询为之感叹。

同年,解忧带着三个孙儿,踏上了故土的归程,而此时,距她担起家国的重担,远赴万里异域之外,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不知当她再入长安,凝视着熟悉而又陌生的长乐宫、未央宫,是怎样的感受呢?

从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到白发苍苍的古稀老者,她将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华夏民族,以一人之力于绝域之中纵横捭阖,维护帝国的利益与荣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她以罪人之身远嫁,却从未忘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解大汉之忧,解家国之忧,无愧于故国,无愧于先祖,无愧于汉家儿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