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臣:国库的银两太多,都已经堆到走廊上了!皇帝说8字流传至今

中国古代的盛世,大多有着一个特点,那就是粮食极为充裕,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对古代人们来说,温饱就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而一个能够称得上是盛世的王朝,必然是粮食充裕的,像著名的“开元盛世”就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就是说公家与私人的粮仓都非常丰富。

大臣:国库的银两太多,都已经堆到走廊上了!皇帝说8字流传至今

在“开元盛世”之前的“贞观之治”也是如此,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里有着一个细节,唐太宗李世民在开始贞观之治的时候,天下间已经遭受了多年的战难,其实粮食已经是处于多年欠收的情况,为何贞观年间依然有着如此充裕的粮食呢?答案也非常简单,那就是隋朝所遗留下来的。

大臣:国库的银两太多,都已经堆到走廊上了!皇帝说8字流传至今

根据史书记载,“隋仓库盈溢……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也就是说隋朝的仓库堆积成山,堆积起来的粮食都已经溢出了仓库,等到隋朝末年的时候,哪怕是用来供应全天下的百姓,也可以支撑五六十年,可见隋朝的粮食积累有多丰厚,也可见隋朝有多么重视物资的积累。

大臣:国库的银两太多,都已经堆到走廊上了!皇帝说8字流传至今

粮食能够积累到这个程度,固然与隋朝重视囤积有关,同时也与隋文帝杨坚的雄才大略有关。在杨坚建立大一统的隋朝之前,中国已经陷入了两晋十六国与南北朝的长时间分裂,由于杨坚的雄才大略,他在公元589年成功地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全国的分裂局面。

大臣:国库的银两太多,都已经堆到走廊上了!皇帝说8字流传至今

杨坚不仅在军事上雄才大略,在国计民生上也是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这一繁荣盛世,呈现出了国强民富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国力极为强大,让北边强大的游牧民族突厥也不敢进犯边疆,而是俯首称臣,尊称杨坚为“天圣可汗”,突厥的启民可汗更是发自内心地说:“染干如枯木更叶,枯骨更肉,千世万世,常为隋典羊马也。”

大臣:国库的银两太多,都已经堆到走廊上了!皇帝说8字流传至今

也就是说不管到什么时候,哪怕是千秋万世以后,突厥依然愿意作隋朝的牛马,可见当时杨坚治下的隋朝有多么强大,那么如此强大的隋朝又有多么富有呢?我们已经知道它的粮食非常丰富,但其实隋朝丰富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着储备量非常高的银钱,有一个典型的事例足以说明。

大臣:国库的银两太多,都已经堆到走廊上了!皇帝说8字流传至今

那是在开皇十二年(592年)的时候,当时管理财政赋税与人口的户部尚书,因为工作上遇到了难题而向杨坚上书:“府藏皆满,无所容,积于廊庑。”也就是说国库里的银两实在太多,已经没有地方装得下,只能够堆到走廊上去了,这样子长期下去也不太好,所以请求皇帝给个解决办法。

大臣:国库的银两太多,都已经堆到走廊上了!皇帝说8字流传至今

杨坚听完以后也很纳闷,自己时不时地就减免赋税,而且还经常给人赏赐,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钱呢?原来是因为当时稳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以及宽松的官府条件,让人口大规模增长,同时商业农业也迅速增长,导致了国家经济总量的迅速上升,所以虽然杨坚有减免赋税,但是国家财富还是大量增加。

大臣:国库的银两太多,都已经堆到走廊上了!皇帝说8字流传至今

不过杨坚并不觉得将这些财富积累在国库中是件好事,他说了8个字,一直流传到今天,那就是“宁积于人,无藏府库”,也就是说宁可将财富分给众多百姓,也不要积累在府库之中,这也就是中国古代早期的“藏富于民”思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