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辛亥革命时,灭了太平天国的大清军队,怎么瞬间就被打败了?

在岁月中成长起来的中华民族,经过每一次的革命洗礼,面貌都会焕然一新。

辛酉政变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也日趋巩固。1895年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

辛亥革命时,灭了太平天国的大清军队,怎么瞬间就被打败了?

到了1911年,中华大地上则爆发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它把中华民族又一次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舞台。

当时,清王朝内阁已经腐朽无能,帝国列强的铁蹄已经践踏到了国家领土,民族沦亡在急!一些爱国志士们再也不能坐视不救,他们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革命的战火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波澜壮阔,势不可挡,清王朝很快被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终结,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民主共和理念得到了传播,革命最终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取代封建王朝而结束。

辛亥革命时,灭了太平天国的大清军队,怎么瞬间就被打败了?

辛亥革命不仅以极大的力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更是给了亚洲各国民族的解放运动,做出了一个好的榜样。它举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第一面大旗,使革命运动更加广泛、深入的开展起来,规模浩大的“黄孝战役”更是直接决定了清王朝的覆灭。

1912年,新年的脚步刚至,黄孝战役的枪声就打响了,革命军迅速进入备战状态,也正是在此之际,南京发生了一件震惊历史的大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宣告成立,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此前,南北谈和一直僵持不下,南京政府的成立,使得袁世凯不得不重新慎重的对待谈判事宜。谈判很快被提上日程,南北双方的军事行动暂告一段落,远在武汉的黎元洪也奉命宣布停战。这样的话,就给了清军撤退的机会,北洋军开始了急速撤军。

辛亥革命时,灭了太平天国的大清军队,怎么瞬间就被打败了?

1912年1月5日,清军除在汉阳留下了一千多官兵外,其余的全部撤退到汉口。次日,汉口的守军又开始向黄陂孝感方向退却,进而摆脱了革命军对其的合围攻势。这时,谈判桌上的袁世凯逐渐变得强硬起来,清廷竟然拒绝了民军提出的所有要求。

面对这种情况,黎元洪军政府给革命军下达了战斗准备的命令,与此同时,段祺瑞也把清军总司令部转移到了孝感,把部队的主力集中到了孝感和杨店附近。两军对峙,一场硝烟浓烈的决战蓄势待发。1月16日,革命军按计划发起了总攻。

就在两军激战之余,湖北军政府又接到了孙中山下达的停战命令,原来是清廷看到战争形势对己不利,又向南京政府提出了停战谈判,经双方协商,同意将停战时间再延长十四天,由此,革命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辛亥革命时,灭了太平天国的大清军队,怎么瞬间就被打败了?

就在孙中山下令停战的当天,袁世凯心情沉重的面见了隆裕太后和溥仪皇帝,阐明了革命形势大局已定,不得已南北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上。倘若谈判不成,那么,战争将会继续进行下去。1月29日,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展开了全线突击。

第三军更是首当其冲,直接向段祺瑞的总司令部所在地孝感发动了攻击。紧急关头,清廷又提出停战议和,南京总统府也再次同意,并且,又向革命军下达了停战命令。不过,这次的命令对革命军来说已经不起作用了,他们对政府的做法极为不满,全军依旧进行突击。

1月31日,革命军第二军、第三军抗令继续向前进攻,第一军攻占了杨店,第二军攻占了三叉埠,第三军攻占了孝感城,并捣毁了清军在孝感的总司令部,进而又占领了孝感火车站,缴获了清军大量的战利品,清军死伤惨重,军心溃散,仓惶向北逃窜。

辛亥革命时,灭了太平天国的大清军队,怎么瞬间就被打败了?

2月2日,湖北革命军收复了武汉三镇武昌、汉阳、汉口,清军官兵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胜败已成定局。至此,经历了一个多月,将近二十万人参战的黄孝战役以清军的失败而告终,满清统治岌岌可危,满清王朝的覆灭指日可数了。

黄孝战役,是辛亥革命中最大的一次会战,革命军方面投入了最精锐的部队十万余人,清军方面也出动了最精锐的北洋主力数万人。这一战役是南北双方最精锐兵力的一次决定性的会战,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再加上,全国各地战役的配合,最终,决定了清王朝的覆灭。

就在黄孝战役结束的第三天,也就是1912年2月12日,看到清廷大势已去的隆裕太后被迫宣布清帝退位。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呈,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接任。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议决临时政府仍设在南京。

辛亥革命时,灭了太平天国的大清军队,怎么瞬间就被打败了?

之后,袁世凯以北京兵变为由,坚持迁都北京。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解任。4月2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4月4日临时参议院议决该院迁往北京。4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参考资料:

【《中国通史》、《辛亥革命——黄孝战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