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隆参加大臣葬礼,临走前将荷包留下,为何其家人喜极而泣?

谈及爱新觉罗.弘历,大家都很熟悉。乾隆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领袖,是一位十分有自己想法的皇帝。乾隆在位期间一直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在农业、商业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一些贡献。另外乾隆还是一位极具统治智慧的人,今天我们举出有关于乾隆的一个小故事来进行分析。乾隆参加大臣葬礼,临走前将荷包留下,为何其家人喜极而泣?

乾隆参加大臣葬礼,临走前将荷包留下,为何其家人喜极而泣?

在开始故事之前,我们必须要提到一位关键人物,他就是号称“中国反疆独”第一人兆惠,兆惠作为皇亲国戚,比平常人的水平要高出很多,再加上后天的自我努力,他比其他人要更加的的出色。曾经带领部队征战西北地区去平定战乱,对平定新疆等偏远地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虽然知晓度低于岳飞等英雄人物,但是也是维护清朝领土完整的一位英雄人物。

乾隆参加大臣葬礼,临走前将荷包留下,为何其家人喜极而泣?

1764年的冬天,56岁的兆惠因病去世,由于事发突然,他去世的消息传入到宫中时,乾隆正在日常用膳。听到消息后的乾隆悲痛不已,赶紧出宫前往兆惠住所参加葬礼。参加过葬礼之后,陪同的侍卫准备护送乾隆回宫,参加兆惠葬礼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行礼,目送乾隆离开,可是没想到乾隆当时念及兆惠护国有功,灵机一动做出了以下的惊人举动。

乾隆参加大臣葬礼,临走前将荷包留下,为何其家人喜极而泣?

乾隆转过身回到了兆惠的供台上,解下了自己腰上的荷包,并将其放在了供台上,随后就离开了。参加葬礼的众人默默看着乾隆的举动,什么话也不敢说。等到乾隆走后,他们纷纷向兆家人表示恭喜,其家人喜极而泣。这又是为何呢?原来按照满族的风俗习惯,荷包就寓意着求亲的意思,当时在那个时代中,往往都是男方主动向女方来求亲。如今乾隆主动求亲,要将自己的公主嫁给兆惠的儿子,这是何等的荣誉呀!

乾隆参加大臣葬礼,临走前将荷包留下,为何其家人喜极而泣?

虽然说当时兆惠的儿子只有八岁,但是乾隆的女儿众多,恰好小女儿当时7岁,与兆惠儿子年龄相仿,毕竟在当时有很多人抢着去当驸马。乾隆此举也算是对兆惠的一种认可。兆惠的儿子当上驸马之后,整个家族的地位自然不会太低。

为什么我们会在一开头说乾隆特别有统治智慧呢?其实乾隆做出赠送荷包的这一举动,并不是单单为了奖赏兆惠,还有一个小小的目的。乾隆想要向外界表明,他是一个爱惜人才、知人善用的开明统治者,只要是忠心为他服务的人,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他不会埋没任何一个人才。乾隆是个聪明的皇帝,他的做法值得后世学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