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说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的疼爱,却是拖垮明朝的罪魁祸首

为何说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的疼爱,却是拖垮明朝的罪魁祸首呢?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打下天下以后,他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们不吃苦,过上好日子,就把自己的儿子全部封王。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做,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以前吃了太多苦头,是自己对孩子们的补偿心理在作怪。

为何说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的疼爱,却是拖垮明朝的罪魁祸首

这些藩王拥有很大的权力,生活待遇很优厚。此时由于这些孩子数量不多,所以宗室人口也少,养起来对明政府的压力也没那么大。但是这里却有一个潜在的问题:等到若干年以后,这些藩王的子孙后代成长起来,那么赡养他们的费用绝对是一笔巨大的开支,那么政府又如何负担得起呢?

可是朱元璋或许没想那么多,他现在只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过上好日子,以后的事情就以后再说吧。

建文帝上台以后,为了皇位坐稳,开始疯狂的削蕃。他采取了很多措施,废掉了一些藩王,又把一些藩王的属地进行迁移。但是由于手段过于激进,激起了朱棣的反抗。

很不幸,朱棣最后打败了他,成为了皇帝,这也意味着建文帝削藩政策的失败。

朱棣作为藩王即位的皇帝,他自然是知道这些藩王的威胁。但是刚刚即位,他不可能像建文帝这样激进,所以他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措施。先是把被削蕃的王爷又恢复了他们的地位。

几年以后,朱棣开始了他的削藩大业。

为何说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的疼爱,却是拖垮明朝的罪魁祸首

朱棣削藩是经过一番思考的,他同时采用了两种措施。一方面,他削弱藩王的军权,另一方面却给予他们非常优越的经济待遇,钱财、土地应有尽有。

这么一来,朱棣就不动声色地解决了藩王的军权问题。算是解决了当务之急。

明宣宗即位以后,继续完成削藩大业。他规定这些藩王只能待在自己分封的地方,不能随意离开到处走动。通过这些措施,限制了藩王的自由。

但是实现这一目标,却是以给予藩王们更加优厚的待遇为代价的。相比于朱棣时期给予藩王的优厚条件,他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待遇。而为这些买单的,最后还是明朝老百姓。

为何说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的疼爱,却是拖垮明朝的罪魁祸首

所以说明宣宗虽然解决了藩王对中央皇权的威胁,但是却留下了这么一个致命的问题。给国家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而且明政府还实行了另外一种政策,那就是要为结婚生子的明朝皇室成员准备厚礼,这就造成了另外一种尴尬的局面。

因为这些藩王被禁止参政,所以在政治上基本上没什么前途。既然在政治上没有前途,他们就把重心放在了享乐上面,这么一来二去的就生了很多孩子。顺便又获得了政府的很多封赏。

更过分的是,有些贪心的藩王,直接打起了土地的主意。他们不仅侵吞老百姓的田地,而且把手伸向了军队的屯田。要知道军队的屯田可是军队赖以生存的保障,屯田被侵吞,就意味着军队的物质得不到保障,最后受影响的还是国家。但是他们却不管不顾,照样侵吞。朝廷对这种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们不起兵造反什么都好说。

明朝后期以后,政府财政已经捉襟见肘了,有时候连官员的俸禄都要拖欠。可是没办法,朱元璋这些子孙后代的吃喝拉撒还是要管着。就拿河南来说,河南一年产的粮食,全部都交上去,还不够政府支付给这些分封在河南的藩王。从这就可以看出来,明政府到底面临多么大的财政压力。

为何说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的疼爱,却是拖垮明朝的罪魁祸首

可是藩王们可管不了那么多,该要的一分都不能少。出生的时候给他们送礼,结婚了要让皇帝送厚礼,死的时候皇帝还要再给他们送上一份陪葬品。

大明朝的国库就这么一点点被掏空。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朝确实被朱元璋的分封政策一点一点地拖垮。

朱元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