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說朱元璋對子孫後代的疼愛,卻是拖垮明朝的罪魁禍首

為何說朱元璋對子孫後代的疼愛,卻是拖垮明朝的罪魁禍首呢?

朱元璋是苦孩子出身,打下天下以後,他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們不吃苦,過上好日子,就把自己的兒子全部封王。朱元璋之是以這麼做,說到底還是因為他以前吃了太多苦頭,是自己對孩子們的補償心理在作怪。

為何說朱元璋對子孫後代的疼愛,卻是拖垮明朝的罪魁禍首

這些藩王擁有很大的權力,生活待遇很優厚。此時由于這些孩子數量不多,是以宗室人口也少,養起來對明政府的壓力也沒那麼大。但是這裡卻有一個潛在的問題:等到若幹年以後,這些藩王的子孫後代成長起來,那麼贍養他們的費用絕對是一筆巨大的開支,那麼政府又如何負擔得起呢?

可是朱元璋或許沒想那麼多,他現在隻想讓自己的孩子們過上好日子,以後的事情就以後再說吧。

建文帝上台以後,為了皇位坐穩,開始瘋狂的削蕃。他采取了很多措施,廢掉了一些藩王,又把一些藩王的屬地進行遷移。但是由于手段過于激進,激起了朱棣的反抗。

很不幸,朱棣最後打敗了他,成為了皇帝,這也意味着建文帝削藩政策的失敗。

朱棣作為藩王即位的皇帝,他自然是知道這些藩王的威脅。但是剛剛即位,他不可能像建文帝這樣激進,是以他采取了比較溫和的措施。先是把被削蕃的王爺又恢複了他們的地位。

幾年以後,朱棣開始了他的削藩大業。

為何說朱元璋對子孫後代的疼愛,卻是拖垮明朝的罪魁禍首

朱棣削藩是經過一番思考的,他同時采用了兩種措施。一方面,他削弱藩王的軍權,另一方面卻給予他們非常優越的經濟待遇,錢财、土地應有盡有。

這麼一來,朱棣就不動聲色地解決了藩王的軍權問題。算是解決了當務之急。

明宣宗即位以後,繼續完成削藩大業。他規定這些藩王隻能待在自己分封的地方,不能随意離開到處走動。通過這些措施,限制了藩王的自由。

但是實作這一目标,卻是以給予藩王們更加優厚的待遇為代價的。相比于朱棣時期給予藩王的優厚條件,他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待遇。而為這些買單的,最後還是明朝老百姓。

為何說朱元璋對子孫後代的疼愛,卻是拖垮明朝的罪魁禍首

是以說明宣宗雖然解決了藩王對中央皇權的威脅,但是卻留下了這麼一個緻命的問題。給國家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而且明政府還實行了另外一種政策,那就是要為結婚生子的明朝皇室成員準備厚禮,這就造成了另外一種尴尬的局面。

因為這些藩王被禁止參政,是以在政治上基本上沒什麼前途。既然在政治上沒有前途,他們就把重心放在了享樂上面,這麼一來二去的就生了很多孩子。順便又獲得了政府的很多封賞。

更過分的是,有些貪心的藩王,直接打起了土地的主意。他們不僅侵吞老百姓的田地,而且把手伸向了軍隊的屯田。要知道軍隊的屯田可是軍隊賴以生存的保障,屯田被侵吞,就意味着軍隊的物質得不到保障,最後受影響的還是國家。但是他們卻不管不顧,照樣侵吞。朝廷對這種事情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他們不起兵造反什麼都好說。

明朝後期以後,政府财政已經捉襟見肘了,有時候連官員的俸祿都要拖欠。可是沒辦法,朱元璋這些子孫後代的吃喝拉撒還是要管着。就拿河南來說,河南一年産的糧食,全部都交上去,還不夠政府支付給這些分封在河南的藩王。從這就可以看出來,明政府到底面臨多麼大的财政壓力。

為何說朱元璋對子孫後代的疼愛,卻是拖垮明朝的罪魁禍首

可是藩王們可管不了那麼多,該要的一分都不能少。出生的時候給他們送禮,結婚了要讓皇帝送厚禮,死的時候皇帝還要再給他們送上一份陪葬品。

大明朝的國庫就這麼一點點被掏空。

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明朝确實被朱元璋的分封政策一點一點地拖垮。

朱元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