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度认可张捷对联想的评论,却反对他扯出柳传善祖父的黑历史

作者:三水三心

司马南对联想连发七问之后,引发大量的关注。但司马南掌握的消息有限,大多是一些公开的材料,虽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占据了道义的高地,却很容易被一些专业人士看出破绽,比如资产的计算方式,企业为了融资经常采取的变通手法等等。互联网上,普通民众基于朴素的认知,基本上站队司马南,认为他是“法律的守护者”“正义的化身”。

司马南一直撕,联想却基本不接招,公开的消息显示,除了最开始派出一个漂亮的女秘书约“喝茶”和后来以新闻的方式发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声明之外,联想或者杨柳基本上没有任何回应,大有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力,当然,所谓的“不变”就是“不理睬”“不回应”“不干涉”(可能有隐性干涉)。

但就在司马南向联想猛烈开火的时候,一个名叫张捷的财经专家横空出世,可谓是“搅得(联想)周天寒彻”。因为张捷自身具有相当的财经专业知识,口才极为了得,并且家学渊源,家里出了三个院士,从小在中科院长大,不但熟悉联想的发家史,还熟悉柳的发迹史,对很多细节甚至掌故了解很多,一个系列的视频,慢条斯理,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可谓是雅俗共赏,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特别是在某个大型平台,张捷老师与一干支持联想、支持杨柳的所谓专家交锋之后,更是圈粉无数。

高度认可张捷对联想的评论,却反对他扯出柳传善祖父的黑历史

张捷关于联想的评论,基本上每一期我都会看,只要稍微有一个比较囫囵的时间,就听上一段,也算是张捷老师忠实的粉丝了。

但张捷新出的一期【育婴堂伪慈善之联想】我却有不同的看法。在这一期视频中,张捷老师详细解读了如何通过慈善赚大钱的事,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恍然大悟,惊叹一声“原来如此”——长知识,长见识了!

但随后,张捷老师就抬出了一个“柳大善人”,说这人借慈善大肆敛财,还一边敛财,一边残害婴儿“墓地埋藏儿童尸体七十余具,育婴堂內亦无一活婴”。而这个“柳大善人”柳昕,就是柳传善(后来把“善”改成了“志”)的爷爷。

高度认可张捷对联想的评论,却反对他扯出柳传善祖父的黑历史
高度认可张捷对联想的评论,却反对他扯出柳传善祖父的黑历史
高度认可张捷对联想的评论,却反对他扯出柳传善祖父的黑历史

那么,讲这么一段历史,其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想要说明在风口浪尖的“杨柳”中的“柳”,不择手段弄钱,是有家族传承的吗?

但事实上,这种说法,本身就不妥当。

柳有没有问题,我不敢下结论,大概率是有的。但柳的爷爷大发伪善财甚至身负血案,孙子就有问题,起码引人联想,这属于比较典型的“血统论”。陕西方言歌曲 《实话实说》 有几句名言:人是人 鳖是鳖,喇叭是铜锅是铁 老子英雄儿好汉,他达(爹的意思,笔者注)卖葱娃卖蒜。我们的古语有“将门出虎子”“虎父无犬女”,这种说法,虽然从概率上来讲,有一定的道理,但反面的例子,却是不胜枚举。

以岳飞为例,他的21世嫡孙岳钟琪,效忠满清,被乾隆称为是“三朝武臣巨擘”。而满清其实是女真,女真的完颜部建立了金,也就是岳飞“还我河山”所要战胜的对手。而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的也是“金”,只不过历史上为了区分,称为“后金”罢了。

而当年害死岳飞的秦桧,一辈子背负奸臣的骂名,但他的曾孙秦钜,却是南宋抗金名将,嘉定十四年(1221),金人南侵进攻蕲州时,秦钜率众抗敌,寡不敌众,和儿子、女儿一起献身,死后还被封他为烈侯(秦桧谥号“谬丑”)。

你看,祖上反对的,却是后代拥护的;祖上叛国投敌,后代却战死沙场——你能说血统有什么决定作用吗?

我们古代犯了大罪,往往要灭九族,美其名曰叫做“以绝后混”——这种刑罚,极为残忍,其背后,就是“血统论”作祟。

罪不及家人,是基本的法治原则。柳有没有罪,有多大的罪,关键看起有没有侵吞国有资产,有没有出卖国家利益甚至是安全利益,有没有利用各种手腕为自己取得极高的薪酬,甚至在退休后都有天价退休金。

如果有,那自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没有人能法外施恩。

但如果没有,也不能因为他的祖上丧尽天良,就安一个或几个罪名——这跟灭九族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退一万步讲,即便柳没有罪,恐怕道义上的责任也免不了——高薪肯定是一个硬伤,既与传统的道德不符,也与我们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不符。

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和他的爷爷联系起来——爷爷有大功,不能抵罪;爷爷有大罪,也不能给予后代子孙。

何况,柳是一个成人,他做的那些事,只有他自己去抗,这也是法律的应有之义啊!

关于柳家的那一段历史,特别是金庸的查家与柳传善的柳家的恩恩怨怨,可以讲;育婴堂里那几十具骸骨,如果能够查清,还原历史的真相,这是一件大好事,人死不能复生,但历史却应该给出一个定论。

但在众人议论联想、议论杨柳特别是柳的时候,将这段历史搬出来,虽然是以“杂谈”的方式,却难免让人产生联想——不是内容对与不对的问题,而是时机合适与不合适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与张捷老师有不同的看法,只是个人的一些自认为理性的思考。不影响我对张捷老师的敬佩——敢于在这个时候冒着“喝茶”的甚至接传票的危险把一个超级加工厂的黑幕揭开,这本来就是英雄所为!

向张捷老师致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