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有超2.5亿人脱发 古代人是怎么面对顶上问题的?

近几年,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很多人都出现了脱发的情况,相关话题也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中国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的困扰,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大批90后也被脱发所困扰。

中国有超2.5亿人脱发 古代人是怎么面对顶上问题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代汉人对自己的头发是非常爱护的,,终其一生都不会剃发。

但是,古人也是会脱发的呀。脱发重症患者有很多有名的大诗人,从他们的诗里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说杜甫:“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居易:“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苏轼:“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黄庭坚:“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那古人是怎么解决脱发问题的呢?

找“人”背黑锅

刘禹锡常常忍不住跟老白抱怨,“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头发少的连帽子都跑偏了,还怎么出门见人嘛!这还只是陈述事实。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他就把火发在梳子上——“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我头发少全怪梳子太锋利了。同理应该可以得出现代人的思维方式:颜值下降就是因为镜子太亮了。

PS:刘禹锡真是个傲娇的boy。

遮住就没事了

历史上最有名的“秃子”应该是西汉末年的王莽。西汉时期,普通老百姓习惯带一种叫“帻”的帽子,后来自汉元帝开始,皇帝也开始戴这种帽子。

而王莽由于是个大秃头,所以就在这种帽子上面加了一种叫“屋”的东西,用来掩盖自己的脱发问题。后人就流传有一句话:“王莽秃,帻施屋”。

做好头发的保养

与男人消极接受的态度相反,女人们在面对脱发问题时就要积极的多,保养得也更加精细。这里面的代表人物就是慈禧了。她有专门的梳头太监,每天为她梳头三次。

中国有超2.5亿人脱发 古代人是怎么面对顶上问题的?

宫里的御医们还为慈禧量身打造出由40味中药材研磨而成的香发散。此外,慈禧还有独家的“抿头方”,一用就是二十多年,头发怕是想掉都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