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四大罪臣”之首,被酷刑折磨五日,最后死法都不敢想象

明朝末年,由于吏治腐败、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农民起义运动出现了大规模爆发。与此同时,北方的后金也开始了对明朝边界的侵犯,一时间,持续了两百多年统治的明王朝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在明朝逐渐覆灭的过程当中,有四个人最难辞其咎,他们也因此被称为“四大罪臣”,他们便是洪承畴、吴三桂、祖大寿和魏藻德。

明朝“四大罪臣”之首,被酷刑折磨五日,最后死法都不敢想象

在这四人当中,最出名的或许便是吴三桂,他引清军入关,在清朝建立后被封为平西王,后来又开启了三藩之乱。除他之外,祖大寿、洪承畴都是明末名将,他们曾为明朝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战败后选择了投降,并在此后一直为清效力。不过,四大罪臣中排在第一的却是知名度相对最低的魏藻德,他对明朝的灭亡负有极大责任,最终被酷刑折磨五天,死状非常凄惨。

万历三十三年(1605),魏藻德生于顺天府通州,也就是今北京通州区。崇祯十三年(1640),他参加科举考试,并高中了状元。殿试时,崇祯帝为了选拔出卓尔不群的人才,便出题道:

“今日内外交讧,何以报仇雪耻?”

对此,魏藻德不但给出了“知耻”这一回答,还顺带提到了自己曾在两年前参加过守卫通州的战役。

明朝“四大罪臣”之首,被酷刑折磨五日,最后死法都不敢想象

崇祯帝对魏藻德的答案和其经历都十分满意,于是将其评为第一,且授予了修撰的职务。由于伶牙俐齿,且善于揣摩上意,此后的魏藻德不断得到升迁,先是被封为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两年后又转任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不久之后,内阁首辅陈演罢官,魏藻德则成为了他的继任者。

然而,当时的大明已经处于灭亡的边缘,于是魏藻德在上任不久后便随着京城遭李自成攻陷而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任内阁首辅。或许有人看到这里会疑惑,相比于吴三桂等人直接为敌效忠,魏藻德似乎并没有干什么伤天害理之事,那他为何会成为四大罪臣之首呢?不必着急,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个当初以“知耻”回答崇祯帝的魏藻德在国家危亡之际干了什么。

明朝“四大罪臣”之首,被酷刑折磨五日,最后死法都不敢想象

众所周知,崇祯帝在位时期明朝先后遭遇了数次重大的自然灾害,再加上连年用兵,财政状况可谓极为糟糕。作为朝廷命官,魏藻德不但不想着出力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还大肆聚敛,囤积了不少金银财宝。据《甲申传信录》记载,崇祯帝曾号召群臣踊跃捐款筹措军饷,而作为重臣的魏藻德只是

“捐银五百”

明朝“四大罪臣”之首,被酷刑折磨五日,最后死法都不敢想象

李自成攻入京城后,派部将刘宗敏通过严刑拷打的方式逼迫朝中大臣交出家财,《明史》对此记载道:

“贼下令勒内阁十万金,京卿、锦衣七万,或五三万,给事、御史、吏部、翰林五万至一万有差,部曹数千,勋戚无定数。”

作为前内阁首辅,魏藻德被刘宗敏“重点对待”,而结果就是

“藻德输万金”

。国家危亡时,魏藻德只愿捐出区区五百银,但实际上家中的余财却超过万金,如此行径实在堪称无耻。

其实,魏藻德或许早早地就自己谋划好了后路,那就是在义军攻陷京城后献上自己的家财以换取平安甚至得到重用。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李自成并没有半点要用他的意思。杨士聪曾在《甲申核真略》中记载道,魏藻德被关入狱中后还不解地表示:

“如愿用我,不拘如何用便罢了,锁闭作何解?”

可见他确实是有些过于自信了。

明朝“四大罪臣”之首,被酷刑折磨五日,最后死法都不敢想象

另外,《明季北略》中还记载了魏藻德与刘宗敏的一番对话。当时,刘宗敏责备魏藻德作为首辅却坐视明朝灭亡,而魏藻德则大言不惭地表示:

“臣本书生不谙政事,又兼先帝无道,遂至于此。”

在他口中,是崇祯帝的无道导致了国家灭亡,自己则“冰清玉洁”,似乎没有任何责任。

对于魏藻德的狡辩,就连刘宗敏都忍不住痛骂道:

“汝以书生擢状元,不三年为宰相,崇祯有何负汝,诋为无道。”

骂完之后,刘宗敏更是直接派人扇魏藻德耳光,以示对其无耻言论的厌恶。而大快人心的是,这样一个对国家没有丝毫忠诚,且极度自私自利的人最终的下场也十分凄惨。

明朝“四大罪臣”之首,被酷刑折磨五日,最后死法都不敢想象

据《明史》记载,魏藻德在上交了万金后被认为交得太少,毕竟上文提到过的杨士聪曾经只是太子的老师,都在被关押后交足了两万两,从而平安无事。因此,狱卒们对魏藻德进行了足足五天的酷刑折磨。最终,这位曾经的内阁首辅被活活折磨到脑裂而死,讽刺的是,此时距他以“知耻”为答案考中状元还不足五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