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作者:微光物种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艺见】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问自己,纯粹的“有趣”到底有什么用?最后的答案是,没用。“有趣”没办法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甚至支付不起一块小蛋糕。但说无用也不太准确,“有趣”的珍贵之处,是它的情绪价值。它能让人不吃小蛋糕也获得同样的满足感。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来点儿wifi》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19年朋友送了我一个“药方”笔记本,本子翻开是一幅简笔漫画:一颗心在记日记,而它记录的内容,不是文字,竟然是心电图!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千言万语汇成一个字:妙。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药方笔记本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朋友告诉我,作者是她喜欢的漫画家Tango,他擅长用黑白线条勾勒出细微事物的异想世界。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漫画家Tango

看到这些创意构思,她经常产生一种感受,生活好像没有那么无趣了——“那一瞬间,我对生活crush了一下。突然觉得一切都很美好。”

心灵鸡汤也没有这般奇效。从那之后,Tango成为我关注列表上的常客。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戴好口罩化个妆再出门》

Tango的创作基地在微博,几乎每天他都会发表一篇简笔漫画。他的画通常没有主题,也没有固定的人物。哪个方向感触特别深,他就画什么。

他的初衷只是想把感动的瞬间记录下来,却在无意间,为粉丝构建了一个梦幻场域。Tango没有想到,这个想象空间甚至承托住了一份生命的重量。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猫王的由来》

他曾经接到过一个抑郁症粉丝的信息,粉丝说起自己的经历:确诊了中度抑郁症,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非常影响工作生活。家庭、社会、朋友却不理解她,有的时候甚至想到过自杀。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假期小琴调》

“她在网络上看到了我的作品,失眠的时候就会看一看,说自己有被治愈到,可以暂时忘掉痛苦,内心趋于平静。于是她联络到了我,那段时期我们会通电话,我给她讲解我作品的含义,就这样连续一段时间的陪伴,她慢慢恢复了元气,这令我非常欣慰。”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让音乐成为灵魂的出口》

治愈,是粉丝反馈中的高频词,评漫画,也评人。画作是心性的载体,Tango表达了对于世情的洞察和体恤,他的漫画才能传递出同等的力量。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面试》

黑白线条却绘出彩色世界,因为Tango的奇思,麻木僵硬的人们才能难得地,从困顿的生活中跳跃出来,变得更为舒展和轻盈。这么一想,创意笔记本上,把Tango设计为药剂师简直不能再合适。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晚安》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探戈,一种节奏明快的双人舞。舞步是两种风格的对峙,严肃果敢与温情柔和彼此相互纠缠,一方是哲理,另一方是诗。在大学英语课上,Tango为自己取了这个英文名,却不想,此后人生的抉择真如探戈一样,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来回交错。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无题》

小时候Tango就热衷于艺术,曾经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里学过雕塑,因为成绩斐然,他的雕塑指导还鼓励他去报考美院。不过填志愿时,家人认为男生应该学数理化,未来方便找工作,Tango就选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数学系。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进入数学系后,Tango发现,周围人都是戴着很厚的眼镜,埋着头一直做题。同学们学数学就像念佛,好像一定要把佛经读完了才能悟出一个道理来。数学规律很迷人,Tango说,但他做不了这种苦行僧。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闻香识女人》里史法兰中校有一句台词:人生就像跳探戈,踩错步子也没关系,接着跳就行。

Tango想,还是要真实面对自己的想法。他比较幸运,大四那年,清华美院正巧招收有理科背景的学生,他如愿考上。在美院自由创作的氛围里,Tango找到了自我,他确定,自己要做艺术创造,要做概念创新的人。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来自外星的声音》

后来Tango还透露过,本科同学现在很多都是亿万富翁了,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数学的道路并不适合他,他心里向往着艺术,艺术对他来说更重要一点。

笃定自己更适合艺术道路的Tango,对课上播放的广告片一见钟情。“广告的世界太棒了,各种类型产品都是素材,添加一点创意就会变得好笑。”于是毕业后,Tango犹如渴水的鱼,一猛子扎进了广告行业。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然而成为广告人之后,Tango发现,广告行业客户意志大于一切,创作并不自由。学艺术出身的人给客户做广告,自己的审美价值、创意等,会慢慢转化成客户的审美观点,这个过程非常痛苦。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要做一个听话的人》

痛苦不宣泄,就会困在其中消极和沉沦。Tango想,还是需要做点让自己认可的东西,起码在创作里,他是自己的客户。于是简笔漫画成为了他的精神出口。

夜晚是Tango的创作时间。脱离白天琐事的干扰,他终于能静下心来面对自己,然后将自然流露的想法转化为笔下的线条。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企鹅的万圣节派对》

生活保障和艺术追求,理性的妥协和感性的抒发。Tango不断切换着两种状态,在生活里跳着一支来回交错的探戈。所幸,目前Tango跳得还算畅快。创作对冲了工作的压抑感,在漫画的世界里,他获得极大的愉悦与满足。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一起来听听钱的声音》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美院的学习改变了Tango的一个认知:“当代艺术就是你只要改变概念,你就有决定权和话语。”说不通的东西,换另外一个角度说就通了。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Tango创作的漫画就是这一理念的写照。他把熟悉的东西,以一种像做梦般的奇幻角度做了新的诠释,告诉大家,生活的平平无奇之下,可能潜藏着这么多戏剧化的故事。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他希望给读者带来轻松一笑。笑会给大脑带来“压力解除”的讯号,可以让忙碌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喘息。同时笑也是一种主动的姿态,暗示自己拥有了掌控生活的能力,而非木讷地活着。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单于追杀中国皇帝》

Tango用有趣的漫画记录感动,写就了一份“生活使用说明书”。他将自己定义为“画说明书的人”,但这份“说明书”却没有框定的答案。

简笔画在画面上会有大量留白,微妙地契合Tango的想法:他的画只是给大家提供另一个的视角,意义的表达就由读者自己定夺。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wifi披萨》

不去判定意义,一来是不愿破坏无穷的解读空间。二来是给读者留存足够的思考间隙。“思考只能是一个人的事”,看到画面时,脑袋里浮现的想法是每个人独属自己的内心投射,它值得被感知。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心语心书》

而简笔漫画对于自己的意义,Tango觉得,也许他是在宣泄孤独感。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猫,独立、不爱直接表达、一直在很远的地方和人若即若离。

这个时代太喧嚣了,每个人都在接受大量的信息,真诚的沟通少了,自我被承认的部分也因此锐减。这是不可避免的孤独,而画漫画消解了他的这种情绪。

无聊是一种病,得用艺术来治

▲ 作品《指甲钳的收藏》

我想,我们也可以去写一份自己的生活说明书,记录生活里受到触动的瞬间,偶尔翻阅。当挫折的风暴来临之际,还能以这样趣味的时刻遮挡一时的雨。这或许就是“有趣”的真正奥义。

— END —

本文由微光物种原创。更多内容可在微信公众号“微光物种”上阅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