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星巴克被曝食安问题门店已关,专家建议食品安全应为门店考核第一权重

极目新闻记者 石倩

实习生 白文福

视频剪辑 张恒伟

12月13日,#星巴克私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一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当日11时32分,星巴克中国回应将立即启动深入调查。12月13日晚,星巴克中国官方微博再次发布消息称,经调查已确认12月13日媒体报道的两家无锡门店的员工确实存在营运操作上的违规行为。

星巴克方面表示,两家涉事门店已闭店进行调查与整改;中国内地所有星巴克门店立即启动食品安全标准执行情况的全面自查;立即组织对所有门店零售伙伴的重新培训;针对所有门店,增加来自内部及第三方的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频率与范围;强化食品安全问题的伙伴内部举报通道;探索更多技术手段,减少人为操作因素的干扰。

13日,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对门店店长的KPI考核需要调整,第一权重应该从“业绩利润”改成“食品安全”。

星巴克被曝食品安全问题

据媒体此前报道,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频繁触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主管、店员“言传身教”篡改保质期,有的食材被人为“延保”一周;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偷偷上架。

星巴克被曝食安问题门店已关,专家建议食品安全应为门店考核第一权重
星巴克被曝食安问题门店已关,专家建议食品安全应为门店考核第一权重

12月13日,@星巴克中国 发布声明称,“我们已经关注到有关无锡星巴克两家门店的报道。对于报道中所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深感震惊。”星巴克称,已于第一时间关闭这两家门店,并立刻启动深入调查。

星巴克被曝食安问题门店已关,专家建议食品安全应为门店考核第一权重
星巴克被曝食安问题门店已关,专家建议食品安全应为门店考核第一权重

12月13日,记者在武汉多家星巴克门店探访发现,依然有不少顾客光临。工作人员表示,客流量与往常工作日类似,未受太大影响。关于无锡门店的食品安全问题,武汉门店不方便解读,建议从总部了解。

专家建议企业KPI考核要调整

对于此次事件,很多网友表达了强烈不满。网友“華華子退休啦”说,“也算十几年的老顾客了,星巴克的服务和卫生品质一直在下降。有些人流量多的门店真的脏乱差,还有室外区域桌椅也应该定期打扫一下。好好整改吧,别觉得在中国好赚钱。”网友“冻冻”说,“卖价高达40多元,服务态度也很一般,竟然还整过期这一套。”

星巴克被曝食安问题门店已关,专家建议食品安全应为门店考核第一权重

但是,也有前员工在网上公布星巴克的高标准,认为只是个别现象。网友“阿拉家鱼”说,“在职的时候,卫生和食品要求真的非常严格,不停的在做清洁。打烊后即便看着那些糕点很心疼,但是该报废的还是严格报废。QA打分也真的严格至极,冰铲有划痕都要扣分。希望星巴克的高标准能够一直保持。”网友“MomoJiamin”说,“我朋友在星巴克上班,食品卫生真的很安全。当天的蛋糕卖不完都扔掉,员工都不给带回去。希望企业加强监督,以防个别店铺因为管理,毁了企业名誉。”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包括篡改日期标签等行为,其实都是为了逃避监管的一种手段以及工具。企业总部监管不力,监管部门也有漏洞的情况下,这类现象层出不穷。作为中国品牌调性最高的世界级咖啡品牌,出现这种事情,消费者是不能容忍的。消费者付出了高昂的价格,应该得到相应的权益和食品安全保障,星巴克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何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出现?朱丹蓬认为很难完全杜绝。目前不少企业都是采用店长负责制。企业对门店的考核以业绩利润为导向,对于食品安全没有考核或者考核比重很小,那么店长对食品安全问题就会“睁只眼闭只眼”。

朱丹蓬建议,企业对门店店长的KPI考核一定要调整,食品安全应该为考核的第一权重,业绩和利润要放在后面。只有这样,门店店长和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才会发生变化,食品安全问题才有可能减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