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条诡异路,一段沧桑城墙,一座历史城门,它们存在,让你……

作者:容榕写奇闻

一条诡异路

在南京有一段称为反弓煞道路,弯曲拱长,仿佛一张拉开的弓。路两边是树和草要不就是城墙,老长的路居然没有一个路灯,树枝把天遮得严严实实不露一丝光线,。即使是在大白天也让人感觉恐怖阴森后背发凉,而周边供奉着那么多磁场极强的英魂,让这段路聚集了许多煞气和阴气,它被南京市民评为十大恐怖地之一,亦号称中国12个最诡异的地段。

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从古时期这段路就是战场上兵家必争之地。

在咸丰三年(1853年),清军将领向荣率部驻扎城东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太平军构筑天堡城、地堡城对垒,并调兵遗将应战,一度击垮江南大营,数万的生灵,在一夕之间就犹如割草一般的没了,而这地堡城,就在龙脖子处。

龙脖子,在南京太平门东,因钟山(紫金山)称为蟠龙,遂将朝阳门(中山门)到太平门的明城墙叫做龙脖子,这段弯弯长长的路也就是龙脖子路。

你敢在深夜12点来吗?来体验下不寒而栗的感觉。

一段沧桑古城墙

紧临路旁的城墙,修筑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城墙表面坑坑洼洼,上面长满了杂草,显的非常沧桑。城墙表面缺少了许多墙砖,象是在战火中被打掉一样。在城墙中段的墙体表面,有个呈四方块小石碑,上刻的字是东界,在石碑左端的墙体上有条缝,而且缝隙两端所用的城砖也是不一样的,右面的城砖光滑一些。

当年曾国荃在此处攻破天京,在太平门东面城墙倒塌,两次新修后的城墙与坑坑洼洼的深灰色旧城墙衔接处,立有两块碑,上镌刻东界与西界。

刚看到的是东界石碑,在太平门方向还有一块西界,东界与西界之间的这段城墙代表是后新建的。

据悉,因为太平门段明城墙是包山墙,每到暴雨季节,雨水渗入墙体内,经由其排水系统喷吐而出,形成了独特的龙吐水景观。 明城墙的龙吐水是南京城最独特的,尤其以龙脖子段最为壮观。

一座伤感的城门

在龙脖子路不远处,有座城门,

它是明代十三座内城门之一,原为明代朝阳门瓮城,因城门位于南京城东,最先迎接太阳而得名。朝阳门瓮城现已不存,今三拱券城门系民国时期开辟,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明代时期,南京的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监狱就在太平门外。相传当年天牢中时常传出囚犯的哀呼之声,夜间传得更远,周围老百姓难以入眠。跪求安息,他们便将此地叫到太平,此地的城门也就叫成了太平门。

这座城门在历史上发生许多历史事件。1864年,曾国藩湘军完成对天京合围,地堡城被攻占,天京保卫战进入最后关头,太平军以决死的信念做战到底,这时湘军掘地道轰塌太平门,湘军蜂拥抢入,太平军与敌鏖战3小时,终因寡不敌众,湘军破城。这里变成了血腥修罗场。

历史发展到杭战时期,到了1937年,日寇侵华围攻南京时,这一带路又成为侵华日军的主攻方向,南京保卫战在中山门惨烈进行,城外紫金山脚下繁华的村镇成为废墟之后,日军又从中山门、中华门等攻入南京城,太平门也就成了侵华日军的杀戮之地。

曾经的历史已成往事,但这座城门仍然巍峨挺立在我们的眼前,时刻告诫我们后人,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珍惜当下!希望你在闲暇之余,常来打卡!。

一条诡异路,一段沧桑城墙,一座历史城门,它们存在,让你……
一条诡异路,一段沧桑城墙,一座历史城门,它们存在,让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