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险些被当成赝品的国宝级文物,形状怪异令人不解,打破以往认知

现在对于孩子的教育讲究的是多元化的发展,不仅要把书本内的知识学习扎实,还要把书本之外的知识掌握,不断提升孩子的各项实力,提升各项技能。很多家长在孩子假期时间,都会选择带孩子前往一些能够学到知识的文化场所,像科技馆、博物馆之类的场所成为家长们的首选。尤其是博物馆对于学生而言,是除了学校课堂之外的又一大知识课堂,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点,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益处多多的同时也让家长们有着些许担忧,博物馆尤其是主打历史文物的博物馆,其中多为文物,虽然可以感受到文物的魅力,但却有着一丝厚重感,这份厚重感与孩童的活泼烂漫有着一丝丝的格格不入。

险些被当成赝品的国宝级文物,形状怪异令人不解,打破以往认知

其实真实的情况却是博物馆中有着萌气十足的文物,从外观上就可以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作为山东博物院的镇馆之一的文物,亚丑钺从外观上看就十分萌,名字带着一个“丑”字,但其实却是造型可爱。亚丑钺是一件出生于商代时期的文物,距今已经有了千年历史了。在1965年于山东青州的苏蚌屯被发现,自此成为了山东博物院的珍宝。

险些被当成赝品的国宝级文物,形状怪异令人不解,打破以往认知

四川地区的巴蜀文化也孕育出很多萌气十足的文物,首先要说的就是由四川省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所珍藏的汉代马头,其马头造型打破了我们对骏马文物的造型认知,其鼻孔放大,舌头肆意外露,表情十分丰富,让人不由的联想到动画片怪物史莱克中的那头可爱的驴。

险些被当成赝品的国宝级文物,形状怪异令人不解,打破以往认知

1957年四川省成都市的天回山发现的东汉崖墓中出土了一件击鼓说唱俑,其表情具有十足的喜感,造型颇具特色,陶俑的左臂是夹着一个鼓,右手也是拿着鼓槌呈现出欲击鼓的状态。手舞足蹈的样子仿佛向我们进行一场的说唱表演。这件造型感十足的文物如今被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险些被当成赝品的国宝级文物,形状怪异令人不解,打破以往认知

除了这件看上去十分“不正经”的陶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一件在唐代制作的彩绘陶缩脖俑,样子十分呆萌,表情像是个受了委屈的可怜人,歪个脖子,眉头紧锁,好像有着说不出的委屈心事。从陕西陇县出土的这件陶俑,似乎向人们吐露着千年的心事。

险些被当成赝品的国宝级文物,形状怪异令人不解,打破以往认知

被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装酒的器皿都是萌萌哒,这件文物名为商代青铜器商鸮卣,何为“鸮”?“鸮”也就是猫头鹰,是我国古代对于猫头鹰这一类的鸟儿所取的名字。猫头鹰作为夜行者,被塑造成器皿也像个是个肉嘟嘟的小鸟,圆鼓鼓的肚子被设计成酒囊。在1956年被发现于山西省石楼县二郎坡村。

险些被当成赝品的国宝级文物,形状怪异令人不解,打破以往认知

从这大博物馆中萌气十足的文物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历史文物身上除了历史本身赋予的厚重感,更有着古人们的智慧。一改以往的认知,从设计上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古人聪明又有趣的灵魂,让千百年后的我们爱上了这片土地所赋予的鲜活之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