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0-12岁视力关键期,你关注了吗?【家长必看】

0-12岁视力关键期,你关注了吗?【家长必看】

第一关键期——新生儿

关注: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

近年来新生儿眼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新生儿中大约有4%~6%有先天性残疾,其中约15%患有眼部疾病,此时只要父母细心观察宝宝的身体情况,就可以发现问题需要及早治疗,以免耽误了宝宝的一生。

建议:出生一个月后,做一次眼底检查,确定玻璃体和视网膜没有先天性疾病。

有眼病家族史的孩子、低体重儿、早产儿,更要重视眼睛检查。

如发现有上睑遮盖瞳孔1/2以上、晶体状浑浊,都是异常信号,要警惕。大多数病变如果能早期发现,是可以治疗和康复,能够重新获得正常的视觉。

婴儿普遍对发光的东西感兴趣,但婴儿的瞳孔比较大,如果灯光亮度过高,容易伤害婴儿的眼睛,因此要培养关灯睡觉的良好习惯。

0-12岁视力关键期,你关注了吗?【家长必看】

第二关键期——2~3岁

关注:远视、散光、屈光参差、斜视、弱视

我们眼睛的形态是在母体内形成,除去先天的眼部疾病,眼睛的各项功能是在出生之后,一边遭受周围环境的刺激,一边靠着人体的发育逐渐完善起来,而且屈光状态也不断变化。

新生儿两三岁到六岁,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弱视等都不太容易被发现。部分眼部问题等到6岁以后有症状再矫治,效果就差了。

建议:多关注孩子平时的用眼异常情况,如有异常,请到正规机构检查。

0-12岁视力关键期,你关注了吗?【家长必看】

第三关键期——学龄前

关注:眼睛屈光过度发育、近视预警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当小孩长到7-8岁的时候,这种生理性的远视就基本消失了,这个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

4至5岁的孩子会有200至250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这200多度的远视可以作为视力储备供“损耗”,避免“弹尽粮绝”。

在10岁前时,儿童的远视储备一般情况下还比较多,大约还有150度的远视储备。但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近视就会慢慢显现出来了。特别是在当下电子产品大行其道时,孩子们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有的从2、3岁就开始玩手机,这意味着,远视储备的消耗速度加快,近视出现的年龄将越来越早。

建议:定期检查视力,科学预防近视。

0-12岁视力关键期,你关注了吗?【家长必看】

第四关键期——12岁前

关注:假性近视、科学矫正

孩子进入学龄期后,这个时期是青少年屈光不正的发生发展阶段。调查数据统计,在中国,小学生35%存在近视。近视的低龄化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建议:青少年儿童眼睛的调节力较强,过多的调节参与可能导致近视的提早到来。所以,这时候如果看到孩子经常眯眼、揉眼,就要注意,要及早带孩子进行视觉功能检查。

孩子确诊为近视后,应及时配合视力训练,以达到近视防控的效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