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四川绵阳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 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

吴寿贵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12月13日,四川省绵阳市召开全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安排部署绵阳中医药发展方向。同时,与省中医药管理局签订《关于将绵阳建设成中医药强市的合作备忘录》《关于共建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合作协议》。

四川绵阳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 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

封面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绵阳正在大力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所有公立综合医院均设置了中医科和中药房。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均已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已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省级31个,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6个、基层名中医工作室7个,名老中医工作室6个。已有12家公立中医院、340家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形成了“5个1”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为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绵阳市还开展“绵阳十大名中医”评选,通过“西学中”等多种方式培育中医药人才。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绵阳市在全省率先制定中医药预防处方并推广中药大锅汤,中医药100%参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的治疗并效果良好。其中,用于新冠肺炎预防应急研发的“芪景防感合剂”,已获得省药监局备案,已有近万人使用该制剂。

在药材种植方面,绵阳按照“品种道地化、种植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全市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7.7万亩,位居全省第7位。形成了三台麦冬、平武天麻、江油附子、梓潼桔梗等药材集中区。其涪城麦冬、平武天麻、江油附子、梓潼桔梗等川产道地药材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绵阳市现有中药材物种2150余种,家种药材93种,野生药材290余种。”绵阳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说,通过深入开展中药材种质资源普查,加强资源保护与利用,并组织西科大、农科院等科研单位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选育出道地性强、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新品种。同时,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在抓好绵阳市中药材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让农民实现致富增收。

据悉,绵阳作为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享有“中医之乡”的美誉。近年来,绵阳市大力实施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轮驱动,在中医药产业方面谋篇布局,推动绵阳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绵阳本地药业公司生产的成品药小柴胡颗粒、夏桑菊颗粒、加味藿香正气丸出口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尼、美国等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