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聊斋莲香》之警世情节解读

作者:隐士梦言

昨天,咱们解读了《聊斋之莲香》故事中,对于“中庸之道”的情节描述。今天要解读的,是故事中,更加接地气、更加能够警醒人们“浪子回头、知错能改”的内涵诠释,这个意义,对于读者来说,就更有引导思维的价值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聊斋莲香》之警世情节解读

山东沂州红花埠的书生桑晓桑子明,这是故事一开篇就交代出的故事主角,有名有姓有字,有家庭出身。熟悉《聊斋志异》故事的朋友们其实都知道,蒲松龄先生在创作《聊斋》故事的时候,对于一些品行不好的角色形象,一般是不给他单独命名的,大多会以某些人称代词来代替讲述这个角色,例如某甲、某乙、某典使等。

例如《聂小倩》的故事里,因为贪财好色而丢掉了性命的兰溪书生主仆,就没有名字。那么我们《莲香》的故事里,作者给桑晓桑子明的名字起全了,还有字,那么证明,桑晓这个角色的人品人格,是可以获得蒲松龄先生认可的。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聊斋莲香》之警世情节解读

可是在我们故事的前半段内容里,桑晓这个人,性情孤僻,不爱与人交际,偶尔有同学来聊天,他还喜欢吹牛说大话。等狐狸精莲香和女鬼李氏女都来找他之后,他又贪图淫乐享受,莲香劝他要有所节制的时候,他都没听人劝,直到自己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了才知道后悔了。

如此悲催的一个人物角色,似乎没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歌颂啊!那为什么作者反而对他的人格表示出了认可和赞赏呢?这就要说到故事的后半段,桑晓在大难不死之后,终于大彻大悟,痛改前非,并且在对待莲香和女鬼李氏,这两位红颜知己的时候,竟然真的做到了不离不弃、平等对待,要是用电视剧里的台词,是真的做到“雨露均沾”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聊斋莲香》之警世情节解读

桑晓明知道了自己的身体衰弱,几乎送了性命,是由于李氏女是个女鬼而造成的。可在李氏女不再出现之后,桑晓却没有因此而忌恨李氏女,反而对李氏女充满思念。当李氏女借尸还魂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桑晓想方设法上门提亲,对待李氏女,可以说是完全的恩将仇报了。

那桑晓原谅李氏女,是不是纯粹是贪图李氏女的美貌呢?那就要看桑晓对待莲香的态度了。桑晓迎娶张燕儿,其中有个莲香,是这段婚姻中的最大障碍。而桑晓一没有置莲香于不顾,二没有嫌弃莲香不是人类,是狐狸精的身份。他依旧想方设法地保持住与莲香的亲密关系,由此足以见得,桑晓对于莲香,也是有情有义的。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聊斋莲香》之警世情节解读

就包括莲香死后,尸体又变回了狐狸的原型之后,桑晓并没有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狐狸尸体,而是依旧以对待爱人的方式,厚葬了狐狸尸体。等到后来,桑晓发迹了,做官了,事情过去了十几年了,依旧可以保持对莲香的眷恋和感情。

桑晓的这种一前一后,天差地别的性情转变,就是我们《莲香》故事要讲述的又一个重点内涵。人,不会一生都不犯错,犯错之后能真正改正过来,那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那就是足以值得认可和赞许的宝贵品质。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聊斋莲香》之警世情节解读

此外还有,女鬼李氏女也是一样。李氏女最初和桑晓私会的时候,对莲香的存在,是充满了敌意的态度。而之后知道了,错误的真正原因是自己之后,也做出了实质性的自我改变。也正因为如此,才让她有机会可以重新做人,而重新得到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尤其是到了故事最后,张燕儿认定自己和莲香的两世恩情,主动要求将自己李氏女的遗体,与莲香狐狸精的尸体可以并骨合葬,并因此被传为一段佳话。这也说明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人生道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聊斋莲香》之警世情节解读

人啊,其实很多时候,能够知道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是什么,可是认错容易,改错就很难了。例如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是真到了烟瘾发作的时候,很难真正克制住自己不去抽上一口的强烈欲望,甚至很多人还为此,特意编造出“戒烟不能一下子彻底戒掉,否则身体不习惯”的理由,来为自己无法真正改错来进行开脱!

好吧,既然说到了改的话题,那我们《聊斋之莲香》的故事,讲述了十四回剧情,又说了两次读后感了,也是该改下一个故事了。预告《聊斋志异》下一篇,卷2的第28个故事,也是一则篇幅比较长的名篇故事《阿宝》,故事说的是一位痴情男子,为了爱情,不惜自残,不惜化身为鸟的奇幻故事。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聊斋莲香》之警世情节解读

请您关注@隐士梦言,关注我们下一回《聊斋之阿宝》的故事分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