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子“捐肝救夫”,一分为二的健康肝脏在两人体内顺利运转

12月7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教授王正昕领衔的肝移植团队,顺利完成了一场特别的手术。郝女士捐出60%的健康肝,给了肝脏严重受损的丈夫朱先生,帮助丈夫重获新生。在手术前,夫妻俩还握了握手,医护人员帮他们俩记录下了这感人的一幕。

女子“捐肝救夫”,一分为二的健康肝脏在两人体内顺利运转

2021年12月7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手术前,夫妻俩还握了握手。本文图片均为华山医院 供图

王正昕介绍,因为要综合考虑血型、肝脏大小匹配、血管变异、家庭关系等问题,夫妻之间捐肝比较少见,“身为医生,这位妻子‘捐肝救夫’的举动深深感动了我们”。

朱先生是山东枣庄人,今年40岁,有长期乙肝病史,因未能规律合理治疗,2021年7月初,其腹部不受控制地逐渐“鼓起来”,不到3个月,就像“十月怀胎”一样。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出现间歇性的意识不清,为此家人将其紧急送医治疗。

经当地医院诊断,朱先生的肝硬化已到终末期,很快就会威胁生命。当地医生告诉家属,实施肝移植手术,或许还有转机。

经同乡推荐,朱先生与华山医院普外科医生沈丛欢取得了联系,沈丛欢的专业和耐心让这一家人看到了希望。

女子“捐肝救夫”,一分为二的健康肝脏在两人体内顺利运转

手术中

为了减少患者一家来回奔波,沈丛欢多次与他们远程沟通病情,解答移植相关问题及心理疏导。了解到朱先生肝脏受损严重,等待器官捐献的时间又不确定,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沈丛欢给出了等待器官捐献之外的第二条选择:亲属捐肝。这意味着,如果有适配的亲属愿意捐肝,不仅可以尽早手术,也会减少总体花费,减轻家庭负担。

听了医生建议后,家人纷纷去医院检查,朱先生父母年迈,两个妹妹的血型不匹配。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朱先生结发20年的妻子郝女士血型恰好匹配,忽略丈夫肝腹水的重量,夫妻俩的身高体重也相差不多,这意味着妻子捐肝有可行性。

了解到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家人们都很担心郝女士的安全,但她依然坚定地说,“我一定要救他!”“我相信医生的技术。”

就在两周前,夫妻俩在父母兄妹的陪伴下,来到华山医院,见到了“网聊”数月的医生沈丛欢。

经过一系列的术前准备,12月7日上午9点,两人在华山医院正式进行亲体肝移植手术。在进入手术室前,夫妻俩还握了握手,医护人员帮他们拍摄下了一组照片。

王正昕的肝移植团队同时为供受体进行手术,沈丛欢先为朱先生排空腹水近10000毫升,随后开展病肝切除手术。与此同时,郝女士在隔壁手术室由医生陶一峰为其开展供肝获取手术。当日下午2点,在多次术中超声及胆道造影确认后,医生成功获取妻子右半肝605克,经过精细的血管重建后,右半肝被移植到了丈夫体内。

目前,夫妻双方恢复良好,被“一分为二”的健康肝脏正在他们体内顺利运转工作,预计近期郝女士就能顺利出院,预计术后两周左右,朱先生也能顺利出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