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捐出价值8亿金丝楠木屋,现变成博物园景点,如今生活如何?

东西文明本就有大江大海的天然差异,其中,具体到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则显得更为不同。最为醒目而直观的可能就算是中西双方的建筑传统了。西方文明自迈锡尼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以来,主流建筑传统便是石质建筑。相反,传统中国文明则崇尚木制或者竹制的建筑风格,千年以来,这一差异并未有较大改变。

此人捐出价值8亿金丝楠木屋,现变成博物园景点,如今生活如何?

这是为何?其实相关说法有很多,最普遍的就是地缘环境不同,东方的古中国更易于开采木材用于社会生活。其中,千年的用料传统也让中国人逐渐有了经验,楠、樟、梓、椆等四种木材因具有良好而稳定的优良性状,从而脱颖而出,成为“四大名木”。其中,木质坚硬易塑的楠木傲视群雄,成为最受青睐的木材。

此人捐出价值8亿金丝楠木屋,现变成博物园景点,如今生活如何?

据古代《博物要览》记载,楠木有三:一为香楠,微紫清香;二为金丝楠,木溢金丝;三为水楠,木质软柔。其中,金丝楠木最为上等,为历代王朝拓建宫殿行宫所必备。但因过度采伐和毁坏,金丝楠到明清两代便已很罕见。而现存最大的楠木建筑要算是明十三陵中的长陵。其中,一座祾恩殿便有由整根金丝楠木制成的60根巨柱,举世无匹。然而,还有另外。湖北省的恩施高拱桥村,便有一座纯金丝楠木屋,建筑面积达百余平米……

此人捐出价值8亿金丝楠木屋,现变成博物园景点,如今生活如何?

话说,这间屋子的屋主杨大爷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民,这间房子也只是祖宗传下来的,他从来都不知道这件破败的老屋价值连城。直到面临拆迁,他才想起找人来看看,突然发现这座老房有90%左右的木料是极为名贵的金丝楠木。经过专业测算,屋内最大的金丝楠木已经有千年历史,估计总木料达100余立方米。据木料的腐化度,此屋的落成时间约为明朝万历年间,距今约有400余年。

此人捐出价值8亿金丝楠木屋,现变成博物园景点,如今生活如何?

根据此物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所用金丝楠木的巨量,专家在估算后得出了约8亿人民币的天价拆迁补偿。当然,随着这一消息的走漏,市面上的许多木材商便纷至沓来,生恐落下。按照市面价格,这座老屋的金丝楠木总价可在一亿元左右,一进一出,便是天价的利润,这吸引着无数商人涌了上来。除此之外,政府方面也有保护文物古迹的需要和职责,其中,恩施林业文化博物园更是极力游说杨大爷。

此人捐出价值8亿金丝楠木屋,现变成博物园景点,如今生活如何?

杨大爷虽然一生平淡,但也深知祖宗之物不可轻易卖出。在权衡利弊后,他毅然决定将老屋捐给国家。当然,老屋被移入博物园后,也得到了很好的修缮。作为补偿,杨大爷也得到了一笔丰厚的拆迁款和一座新房子。质朴的杨大爷也会经常去博物馆,回来看看那座祖先曾生活过的地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