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随笔丨杨清茨:赏月记

随笔丨杨清茨:赏月记
随笔丨杨清茨:赏月记

赏月记

文/杨清茨

是夜农历十五。闻有六十年难得一见之红月,侈为异事。余本在南书房陪小女作业,夫将余拉至院子:“一同赏月,如何?”

至院落中庭,人皆寂阒,但见天穹黑茫一片,未见红月只影。

夫言:“傻女子,汝至东方,便可观之。”吾依言往东边而看,可见树梢中间,枝丫鳞集,枝条万垂。朦朦胧胧,天地尽有月华倾泻。圆月掩映其中,淡淡泛黄,影影绰绰,未呈红色光芒。

是以愠之,惑疑:“红月否?黄月否?汝之谬言也。”

夫微愠:“汝复观之。”

余复抬眼望之:“如初,实黄月也。”

夫不语,静默,半响又言:“红月自酉时开始,估可长达三小时余。”

余笑言:“汝拍下即可。”

夫跃至西厢房台阶,执手机左右移动,上下连拍,片出,月孤气肃,依为白月。余心下失落,步至南院。仰首复拍,強要拍出红月之形。于房檐、于树梢间,遥步对望,眈眈逐逐,尽取其景。然瞅得圆月,依施施悬于树梢之上。

或黄或金,独不见红,大是闷人。

心下暗忖,今夜确实无缘得见了。罢了,思及此,旋悻然离开。

夫忽至身后:“汝观抖音他人所照,贵州红月,郝色明艳,且大矣。”

余观抖音热门,藻鉴,确如其言。哑笑,只叹余福薄,是夜无缘得见矣。

世事不可强求,错过即是错过。

惟作呵欠,是以记之。

随笔丨杨清茨:赏月记

杨清茨,诗人、散文家、书画家、文化主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紫砂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书画院副院长,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光明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及非洲多国文化大使等。主创的大型音乐诗剧《血沃中华》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获第八届长征文艺奖及文学领域多项奖项。诗歌收录央视人文类大型电视纪录片《笔尖上的中国》等。书画作品作为重要礼品多次馈赠多国总统及大使。

随笔丨杨清茨:赏月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