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雍禾医疗上市首日涨超5% 盯上2.5亿脱发人生意能做多大?

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

脱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焦虑,而就在今天,2.5亿“头秃”的中国人捧出了一家上市公司。

12月13日,“植发第一股”雍禾医疗(02279)正式登陆港交所,每股发售价格为15.80港元,上午盘中一度涨超9%,后有所回落。截至当日收盘,报16.6元/股,上涨5.06%,总市值86.3亿元。

雍禾医疗上市首日涨超5% 盯上2.5亿脱发人生意能做多大?

中国植发市场到底有多大?

2.5亿人脱发,植发渗透率仅0.2%

根据国家卫健委调查,2020年中国脱发人口达到2.5亿人,其中男性约1.64亿人,女性8860万人。预计中国脱发人口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保持庞大规模,并于2030年继续增加至2.58亿。

然而,与实际患脱发的人数相比,中国接受植发医疗服务的人数相对较小。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进行的植发手术仅为51.6万例,植发渗透率仅为0.2%,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

正是基于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雍禾医疗的生意越做越大。

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10年的雍禾医疗,是一家全国性的民营植发连锁机构,

2018年-2020年以及2021年1-6月,公司的营收分别为9.34亿元、12.24亿元、16.38亿元和10.53亿元;其毛利率分别为75.2%、72.6%、74.6%、73.6%。

雍禾医疗上市首日涨超5% 盯上2.5亿脱发人生意能做多大?

公司2020年植发医疗服务实现收入为14.13亿元,市场份额为10.5%,位居全行业第一,超过行业第二、第三的总和,2020年累计植发患者超过5万名。

2017年底,雍禾医疗收购了史云逊内地业务,后者是来自英国伦敦专注于提供毛发修复产品和服务的品牌。此后,公司医疗养固服务营收占比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6月末,其植发医疗服务与医疗养固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75%和24.1%。

靠营销堆起的植发生意

三年研发费用不到3000万

植发生意毛利虽高,但从净利率来看,似乎也没有想象中赚钱。2018年-2020年,雍禾医疗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54亿元、0.36亿元、1.63亿元,相应的净利率仅有5.72%、2.91%和9.97%。

净利润不高的原因,或许还是公司在营销方面的巨大投入。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9.6%、53.1%、47.6%,这意味着每年有一半营都花在广告上。

雍禾医疗上市首日涨超5% 盯上2.5亿脱发人生意能做多大?

2020年,雍禾医疗的前五大供应商均为推广服务平台,采购产品及服务包括透过线上社区进行推广服务、搜索引擎相关广告、电梯展示广告等。其中公司向第一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达到1.14亿元。还有一家为雍禾医疗提供搜索引擎相关广告的供应商,连续三年稳居前五,三年累计从公司获得3.69亿元。

虽然雍禾医疗强调,研发对于公司业务营运的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但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只有780万、880万和1180万元,占当年收入的0.8%、0.7%和0.7%。

创始人张玉仅初中学历

上市公开信中分享“成功密码”

雍禾医疗创始人张玉,今年36岁,且仅有初中学历。2001年,张玉毕业于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大庄初级中学,2005年进入植发领域,加入北京楚蓉福运医疗美容诊所。2010年创办公司,以“雍禾”的品牌名称开展自家的植发事业。

据了解,传统植发大多使用的是FUT技术,先从后脑提取毛囊皮瓣,将毛囊单位切割分离,植入受区,因为需要缝合提取毛囊皮瓣的伤口,术后通常会留有疤痕。然而同期,美国已经开始使用FUE技术,通过精微器械从后脑直接提取毛囊,再将毛囊移植到需要种植区域,无需缝合拆线,头皮可以自动痊愈。

2008年,雍禾率先引入FUE技术,成为国内第一批使用该技术的机构。据媒体报道,当时,为了让医生练手,张玉亲自剃光头上阵当“小白鼠”,反反复复试验了大半年,医师们终于掌握了FUE植发术。

就在登陆港交所当天,雍禾医疗官方微信号发布了张玉的公开信,分享了他创业以来的经验感受。

“前瞻性是非常重要的,对趋势变化要保持敏锐的感知。”张玉提到,在植发行业遍地是小机构的时候,雍禾率先决定了朝着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规模化能有效控制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改善盈利能力。

他还提到,目前,公司已建立一支1233人组成的规模最大的专业医疗团队,好医生才是植发成功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外貌自我意识增强、植发技术进步等综合因素影响,中国植发服务市场从2016年的58亿元增长至2020年1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4%,预计到2030年规模将达到756亿元。面对巨大的市场,雍禾医疗未来又将如何保持龙头地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