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晚清两大巨商的最后对决,盛宣怀如何用“信息技术”战胜胡雪岩?

盛宣怀和胡雪岩,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富可敌国的两位大商人。盛宣怀是上海交大、天津大学和张裕葡萄酒的创办者,旗下轮船、矿山、电报、铁路、纺织等产业无数;胡雪岩是有名的“红顶商人”,船政、钱庄、当铺、草药、生丝、机器、乃至外资贷款,多种产业无不经营得风生水起。

不过,在两位巨头的直接较量之中,还是盛宣怀最后技高一筹。他用掌握的“信息技术”武器,让胡雪岩一气而终。

晚清两大巨商的最后对决,盛宣怀如何用“信息技术”战胜胡雪岩?

01办电报盛宣怀计高一筹

盛宣怀和胡雪岩之所以能在晚清的商界呼风唤雨,跟他们背后的支持者密不可分,盛宣怀的支持者是李鸿章,而胡雪岩则是左宗棠。

19世纪70年代,西方列强频频要求在大清建立电报线。此时,胡雪岩立马嗅出了电报背后的玄机,他向左宗棠建议说:李鸿章正有意办电报线,而左公您即将上任两江总督,何不捷足先登,抢先开办电报,胜李鸿章一筹?

左宗棠深以为然,立马上奏朝廷,提出了开办电报的要求。李鸿章立马得到了风声,十分气恼。盛宣怀向李鸿章建议道:现在朝廷对电报一事争议很大,王公大臣吵得不可开交,都把矛头对准左宗棠。我们现在就把准备工作做足,等他们吵完了,我们直接面请太后批示,必能快他一步。

李鸿章深以为然,马上派盛宣怀到上海筹备电报线建设一事。而在朝廷上,果不出盛宣怀所料,除了无休止的争吵,左宗棠的奏折根本没有下文。

晚清两大巨商的最后对决,盛宣怀如何用“信息技术”战胜胡雪岩?

而另一边,盛宣怀却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在请示李鸿章后,在属于李鸿章防区的大沽北塘海口炮台与天津之间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架设成功后,李鸿章专门请醇亲王现场指导,大受其赞誉。而李鸿章也趁热打铁,马上奏请慈禧太后成立电报局。很快,朝廷任命盛宣怀为电报局总办,主持电报工作。

02长江架线再胜一招

天津电报总局成立后,盛宣怀开始着手在紫竹林、大沽口、济宁、苏州、上海等地开设分局,起初一切工作都非常顺利,唯独在架设长江电线时,两江总督左宗棠直接予以否决。

在背后与盛宣怀角力的,无疑还是胡雪岩。同时,胡雪岩还建议左宗棠再次上书朝廷,由他来架设长江电线。

左宗棠主持两江,这一点盛宣怀极难撼动,但他也想方设法给胡雪岩来了个釜底抽薪。盛宣怀专门找到了当时生产和提供电报器材的丹麦大北公司和英国大东公司,答应愿以三倍的价格收购电报器材,并要求他们承诺不向胡雪岩供货。

晚清两大巨商的最后对决,盛宣怀如何用“信息技术”战胜胡雪岩?

大北公司和大东公司与胡雪岩素有恩怨,再加上盛宣怀开出如此诱人的价格,因此,他们也同意一起对付胡雪岩。

面对两家洋公司不合作的态度,胡雪岩也一筹莫展,但一个月之后,大北公司竟然送来了一批器材。胡雪岩喜出望外,马上命令开工。可谁想这又是盛宣怀之计,胡雪岩的工程进行到三分之一,就不得不再次停工。原来,大北公司送来的器材,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

胡雪岩架线失败以后,盛宣怀立即让李鸿章“补刀”——上书弹劾胡雪岩。朝廷于是下旨,由盛宣怀主持长江架线事宜,左宗棠也不得不大开绿灯。

晚清两大巨商的最后对决,盛宣怀如何用“信息技术”战胜胡雪岩?

03挤兑风波整倒对手

晚清的生丝市场,一度由胡雪岩垄断,他每年都要收购大量的生丝,控制价格,大发其财。

而控制着电报局的盛宣怀,这次则早早通过自己的电报系统,敏锐的掌握着胡雪岩的生丝买卖动向。

于是,他一边自己收购生丝,向胡雪岩出售,一边又不断笼络各地的商行买办,让他们今年不要收购胡雪岩的生丝。

胡雪岩的生丝库存多日,资金占压严重,苦不堪言。这个时候,两件雪上加霜的事情接踵而至:一是欧洲意大利生丝获丰收,再加上中法战争爆发,让胡雪岩在生丝市场上巨亏1000万两,而他此前光开办蚕丝厂就耗银2000万两;二是他为左宗棠作战所筹集的80万两借款,正好也到期了。

虽然这笔款子的借款人是朝廷,但胡雪岩却是经手人,所以,债主外国银行只管向胡雪岩要钱。而往年这笔借款通常是由各省协饷来补偿给胡雪岩,以备他还款之用。但这一年盛宣怀通过关系找到上海道台府,让其有意缓发了20天。

晚清两大巨商的最后对决,盛宣怀如何用“信息技术”战胜胡雪岩?

结果,一边是外国银行日复一日的催款,一边是上海道台府迟迟未到、屡催不得的白银,胡雪岩只能暂时挪用自己钱庄里面的白银,暂时还上借款。

可这时,掌握电报系统的盛宣怀,已经对胡雪岩的一举一动摸得一清二楚,他趁胡雪岩闹“钱荒”之际,托人到其旗下的阜康银行提款挤兑。

与此同时,他还放出风声,说胡雪岩收购生丝赔得血本无归,还挪用了阜康银行的存款,如今尚欠外国银行债务,倒闭在即。

晚清两大巨商的最后对决,盛宣怀如何用“信息技术”战胜胡雪岩?

此消息一出,惹得人心惶惶,各地阜康银行都出现了人山人海的挤兑潮,胡雪岩不得不低价赔本卖掉手里的生丝,以期度过挤兑潮,但最终依然于事无补。

1883年12月,清廷下旨密查胡雪岩资产,以备抵债;1884年2月,清廷又下旨左宗棠,查封杭州胡雪岩的当铺、商号等。1885年9月,左宗棠在福州病逝。同年11月,失去了最后希望的胡雪岩,也在贫恨交加中郁郁而终。

盛宣怀最终通过“信息技术”,赢得了与胡雪岩的最后商战。

参考资料:《胡雪岩:红顶商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