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哲元剿匪时,为什么宁愿背负杀俘虏的骂名,也要屠杀俘虏?

宋哲元剿匪并未全灭5000土匪,一说他杀了3000多人,被放了1500人左右。这其中有他的考虑和不得已。

宋哲元是谁?

宋哲元是中华民国的国军将领,他打仗以勇猛著称,在西北军,归冯玉祥所辖。这位仁兄的地位可是凭借自己的手腕拼来的,不是混子,号称是冯玉祥西北军的五虎之一。他从哨长拼命到连长、营长、团长,最后直奉大战升旅长,最后是国民政府追升的一级上将,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谁小瞧了他,恐怕是要吃亏的。

宋哲元剿匪时,为什么宁愿背负杀俘虏的骂名,也要屠杀俘虏?

剿匪的活儿不好干

1928年,宋哲元出任陕西剿匪总司令,挑起了陕西剿匪的担子,这个什么剿匪总司令看起来风光,但是这个剿匪的活可不好干,尤其是陕西剿匪的活儿,那是难上加难,所以宋哲元接的这个剿匪的活不是什么美差,而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很容易晚节不保,兵败剿匪路。

面对这样有难度的工作,宋哲元有他的不得已,但是也有他剿匪的决心和信念,他的理念基本上就是四个字——干就完了。

宋哲元剿匪时,为什么宁愿背负杀俘虏的骂名,也要屠杀俘虏?

陕西这块儿地界,常年的战乱,你打我,我打你,在混战期间,就有很多人开始自立山头,有的土匪是脱了军装干土匪,有的军阀干的也是土匪勾当。比如说陕西这一块儿有名的大土匪凤翔党拐子吧,他叫党玉琨,本来是国军将领,后来主帅孙坚阵亡,他也就脱了军装,带着散兵游勇和残兵败将们当起了土匪,自立山头,守着凤翔城做成起了土皇帝。

“难啃的骨头”

这么多的土匪和游荡的散兵,宋哲元见了也有点迷糊,这要清理到哪一年啊?最后宋哲元做了一个决定,直接干掉最大的匪首党拐子。

党拐子党玉琨的凤翔城已经经营多年,说凤翔城铜墙铁壁也差不多,何况城内还有7000守军,这些人都是经过战场磨练出来的人,虽然是一些坑害百姓的恶徒,但是也有不小的战斗力。凤翔城内更是有军民三年可用的粮草,用之不尽的弹药,想打下凤翔城真是难如登天,一不小心,还会被党拐子所败,那可就损失大了,晚节不保啊。

宋哲元剿匪时,为什么宁愿背负杀俘虏的骂名,也要屠杀俘虏?

但是宋哲元分析后,想要肃清陕西地界,不打党拐子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他下定决心,带领三万人围了凤翔城个水泄不通,准备打一场攻坚战,拿下这块“难啃的骨头”。

但是战斗并不顺利,半年过去了,凤翔城的党拐子还在城头笑嘻嘻的抽着旱烟。这一仗没如宋哲元料想的那样,成为震慑陕西群匪的榜样,反而成为了笑柄,匪徒们更加肆无忌惮了。最终,宋哲元采用了挖地道炸城墙的战术,果然奏效,在半月之内拿下了凤翔城。此战本部伤亡4000,党玉琨部伤亡2000,俘虏5000,党玉琨在乱战中死亡。

宋哲元的决心

仗虽然打赢了,但是损失惨重,如果每个匪军都这样大费周章,恐怕是剿匪难成。最终他下了一个决定,屠杀俘虏,震慑陕西!

最终宋哲元为了肃清陕西匪患,决定不惜背负骂名,也管不了什么“杀俘不详”的传言,他力排众议,决定屠杀4500俘虏,放走500俘虏将此事传遍陕西。

宋哲元剿匪时,为什么宁愿背负杀俘虏的骂名,也要屠杀俘虏?

宋哲元的这一做法,果然奏效,宋哲元剿匪军所到之处,无法望风而降,陕西匪患很快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结语

宋哲元屠杀俘虏,被称为“凤翔大屠杀”。根据《宋哲元杀戮陕军俘虏五千人目击记》记载,宋哲元先是命令手枪营击毙了500俘虏,然后有开始执行砍头,到了夜里一共杀了3000多人,后来第十三军的第十七师赵凤林师长不忍心,就暗示下属少杀点应付下,于是放了一千人多人。

虽然是为了工作,但是这样的手段也太残忍了一点,不过嘛,慈不掌兵,宋哲元的功过,自然是留给后人评说。对了,有一点要说哦,党的小老婆“小白鞋”也被俘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