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明王朝:胡宗宪首次见海瑞后,念了两首唐诗,这背后有何寓意?

(杨角风谈《大明王朝1566》第105篇文章)

上一期我们讲了齐大柱跟柱嫂的爱情故事,爱情就那么回事,说得再多,不如做。

柱嫂就是这样,齐大柱嘴巴上再怎么强调自己不在乎,都打不动柱嫂的心,唯有用行动表示,这才是正确的解释方式。

但毕竟是一部权谋剧,这种拖剧情的感情故事暂时就说到这里,还是谈一下海瑞跟胡宗宪的对话吧。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105期:大明王朝:胡宗宪首次见海瑞后,念了两首唐诗,这背后有何寓意?

大明王朝:胡宗宪首次见海瑞后,念了两首唐诗,这背后有何寓意?

一、

这边齐大柱跟柱嫂正在交流感情,这边海瑞跟胡宗宪也交流上了,虽说俩人是第一次见面,实际上早就如同熟人一般。

胡宗宪先开的口:

“你的事谭子理都跟我说过了,套一句俗话,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啊!”

结果海瑞说了一句:

“部堂明鉴!”

这也忒不谦虚了吧,海瑞是真不懂官场这一套,还是不懂人情世故?

胡部堂也没有理会他这句话,估计心里也在纳闷,这海瑞咋这么不害臊,说他胖,还喘上了?随后问了一句:

“今天你来不只是为了押运军需吧?”

然后海瑞开始解释,自己这次来押运军需,实际上是有三件事要请教部堂……

哦,我觉得剪辑师要给大家道个歉,海瑞说的“部堂明鉴”应该是胡宗宪这句问话之后才能说,而不是夸他大名如雷贯耳时说。

海瑞这人还是喜欢直来直去的,因为上一次是胡部堂派兵救了他,所以他认为胡宗宪是可以依赖的人。不然不会没有试探,或者没有通过谈话了解清楚,就迫不及待地要问三个问题。

当然,海瑞要问三个问题,也有试探胡宗宪的情绪在里面,毕竟浙江的官场让他越来越迷糊了,他所坚守的那一切已经在消融。

大明王朝:胡宗宪首次见海瑞后,念了两首唐诗,这背后有何寓意?

二、

面对海瑞要提问的三个问题,胡宗宪并不急着让他说,反而说自己特意找了一本全唐诗,找了两首诗,要给他念念诗:

“能不能先听我念完这两首诗,再听你说那三件事好不好啊?”

胡宗宪也有点搞笑的,《全唐诗》是康熙四十四年由江宁织造曹寅奉旨编录。没错,就是写《红楼梦》的那小子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后来他们曹家在雍正帝即位后被抄了。

胡宗宪先给海瑞念了一首诗,这是高适做县令时写的一首: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胡宗宪只念了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意思相当的明确,说的就是高适厌烦了官场。实际上胡宗宪或许得到了一些信息,知道海瑞前来问的必然是官场上的问题,所以找了高适的诗。

这也是海瑞到浙江来当官遇到的问题,更是他的亲身写照,胡宗宪并没有说完,海瑞就站出来说:

“部堂过奖了!”

为什么说胡部堂过奖了呢?

实际上高适之所以有名,在于他的边塞诗,是从一名默默无闻的草根,最后做到了位极人臣。海瑞听胡宗宪拿高适来形容自己,不仅仅身份相当,更是同种心态的体现,所以才说过奖了。

大明王朝:胡宗宪首次见海瑞后,念了两首唐诗,这背后有何寓意?

三、

实际上,胡宗宪并没有念完,这首诗还有后半段: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实际上后半段透露的是高适想隐退的意思,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胡宗宪有意为之,后来因为办案受阻,海瑞愤而递交辞呈……

但这里海瑞不适时宜的插话,也证明这首诗他是知道的,暂时还不想隐退:

“不知部堂为自己找的是哪首诗?”

胡宗宪找的是岑参的诗,这个岑参也是边塞诗人,他跟高适并称“高参”,不过这个词是杜甫原创的:

“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

胡宗宪念了中间的两句,代表着自己此时的处境: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这两句看不出胡宗宪想表达什么意思,仿佛是说自己带兵打仗,很辛苦,也没有什么所求,并没有想过为妻子谋福利,倒是他没念完的后两句话表露了态度: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胡宗宪对海瑞,高适对岑参,看来胡宗宪的意思是说,希望他跟海瑞能携手前行,不要怕前面在修路。

大明王朝:胡宗宪首次见海瑞后,念了两首唐诗,这背后有何寓意?

四、

海瑞一下子就明白了胡宗宪的意思,态度也变得缓和起来:

“部堂大人,卑职可否请教那三件事?”

胡宗宪的回答也很有学问,他说的是:

“你可以问,但是我不一定能够教!”

海瑞一口气问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便是沈一石的家产转移给徽商了,也就是胡部堂的乡谊,这件事胡部堂你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不阻止?

第二件事便是今年五月,九个县同时闸门决口,当时你胡部堂以贪墨修河公款为名,斩了四个人,这背后是否还有隐情?

第三件事便是郑泌昌和何茂才放了井上十四郎,胡部堂你为什么要派兵来救我?既然救我,为什么只是救了,却不追查到底?

我们再看胡宗宪是怎么一一回答的:

第一件事,胡宗宪是沉默不语,不能回答,这其实很好理解,胡宗宪毕竟这之前进过京,也知道嘉靖帝要倒严的事。所以,他不确定转卖沈一石家产到底是不是嘉靖帝的意思,如果不是,为什么赵贞吉没有阻拦呢?

如果是,那么他又能怎么回答呢?所以,这个问题,他不能回答,也无法回答!

有人就吕芳是瞒着嘉靖帝转卖沈一石家产的,这种推论不靠谱,吕芳得以幸存,唯一的原因就是忠诚,在某种程度上讲,他就是代表嘉靖帝发号施令,这件事必然代表嘉靖帝的意志。

第二件事,胡宗宪也给了答案,这件事不做评论,但是案子已经结了,再翻案就得报朝廷,再到刑部查阅案卷。就等于变相告诉海瑞,这件事是有隐情的,不过朝廷上下都不希望再翻案。

第三件事,胡宗宪看得很淡,你所救的几个人现在就在军营呢,还有必要平反吗?再说了,你海瑞不是在给他们平反吗,还需要我做什么呢?

由此,海瑞第一次见胡宗宪,谈话结束了,可以看出胡宗宪比海瑞要老道的多,有些事他更在意的是结果,并不是过程。

?

大明王朝:胡宗宪首次见海瑞后,念了两首唐诗,这背后有何寓意?

说完了地方,我们的视角要转到京城了,那么京城又在发生着哪些争斗呢?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