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哈啰布局多元化,再造小牛电动车,打造“哈啰酒店”

11月9日,哈啰出行宣布接受新一轮高达2.8亿美元的融资,阿里巴巴首次参投。这是哈啰出行宣布放弃赴美上市之后的最新一轮融资。

作为共享单车行业中为数不多存活下来的平台,其在业务端的拓展,不再只局限于共享单车,拓展了共享电单车、顺风车、电动车、酒店、火车票、景点门票、送货、租车等各个行类的业务,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生活平台。

哈啰布局多元化,再造小牛电动车,打造“哈啰酒店”

共享出行依然是主营业务,两轮共享连年亏损

2021年初,哈啰出行开启上市进程,据其招股书显示,直到2020年,共享两轮(即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仍占据哈啰出行9成的营收。2018年至2020年,哈啰营收分别为21.14亿元、48.23亿元、60.44亿元;毛利分别为-11.47亿元、4.19亿元、7.15亿元。数据显示:

2018年净亏损22.08亿元;

2019年净亏损15.04亿元;

2020年净亏损11.34亿元。

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的生意并不好做。

B2C的思路下,共享单车的重资产模式天然带有一定劣势。根据公开数据能够推测出,一辆共享单车至少需要两年才能够收回成本,如果加上折旧、维护管理等费用,收回成本的时间将会更长。

共享电单车的收益比单车高一些,但回收成本也要一年半以上。且还会面临硬件迭代、硬件损坏等成本。

如何盈利成为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行业的“共享”难题。

哈啰的移动出行服务,除了两轮共享服务(“哈啰单车”“哈啰电单车”),还有顺风车服务(“哈啰顺风车”)。

据哈啰出行此前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哈啰出行总交易金额(GTV)130亿元人民币,年度交易用户为1.83亿,总交易数达52亿次。到2020年底为止,34%的哈啰用户曾使用过公司的两种或以上服务。

据哈啰出行方面透露,哈啰顺风车平台的日交易额已突破1亿元。数据显示,哈啰顺风车已覆盖全国超300城,认证车主逾千万名。与此同时,哈啰还在广州、成都等城市上线了打车业务。

哈啰布局多元化,再造小牛电动车,打造“哈啰酒店”

共享出行受限,从“共享”到“销售”

共享电单车在经过了前几年快速扩张的阶段,随着政府监管部门对行业的认知越来越清晰,监管部门逐步明确,相对应的管制和准入门槛也水涨船高。各个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监管管理办法,2020年多地发布了“一盔一带”政策很多城市,2021年多地发布共享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其中,很多城市“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

这让共享电车行业踩下急刹车,共享电单车在多个一线城市中被迫清退。

但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代表着绿色出行的电动车行业依旧大有可为。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拥有3.25亿辆电动自行车,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市场。随着新国标的落地实施,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从铅酸电池过渡到锂电池,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21-2025年间电动自行车总销量将达到2.580亿辆。

同时,据前瞻经济研究院统计,2019年和2020年市场交易规模分别为851亿元和1046亿元,增速达19.9%和22.9%。这种不起眼的交通工具蕴含着一个价值千亿的大市场。

哈啰布局多元化,再造小牛电动车,打造“哈啰酒店”

再造一个小牛电动车,面临重重难关

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哈啰出行重磅推出“哈啰电动车”以及与宁德时代和蚂蚁集团合作推出“小哈换电”。

2020年,哈啰正式开启“造车”副本,于2021年4月发布适用于两轮电动车产品的VVSMART(“Vehicle Valuable Smart”的简称)超连网车机系统,同时推出了首批搭载这一系统的三款车型,并已经开始布局内部产能。

哈啰与天津宁河区政府也达成合作,将在天津市天宁工业园区投建“两轮电动车超级工厂”,预计年产能达到300万辆。重资产的故事或许将会在电动车业务重演。

哈啰出行在继续扩展绿色出行以及本地生活服务业务的同时,向以智能制造为导向的实体经济发展。除加速产品和产能布局,哈啰电动车更以极高的效率和速度开拓销售渠道。

截至今年3月31日,哈啰电动车在100个城市拥有1400家加盟店卖车。此外,两轮换电模式将迎来市场新机遇。截至目前,小哈换电覆盖城市近300个,日均换电服务数十万次。

从电动车头部品牌雅迪和爱玛的财务数据来看,电动车的利润空间确实存在,2020年,雅迪整体营收接近200亿元,净利润达到9.57亿元,同期爱玛总营收近130亿元,净利润6.1亿元。

但截至2020年年底,雅迪拥有1.7万家门店和3000名经销商,爱玛则拥有超过3万家门店,不难看出,其庞大的利润与其销售网点有关。对比老玩家们的门店数量,哈啰电动车无疑仍旧处于起步阶段。

刚刚起步的哈啰电动车,拿什么颠覆已有玩家的生态格局,如何盈利,将依旧是哈啰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看到哈啰出行采用的模式就是用流量来锁定用户,然后再将流量进行引流,比如说引到电动车的销售,上面这个思路似乎不错,但是问题却在于说电动车销售毕竟是一个低频场景,而日常的流量支撑却是一个高频场景,高频与低频之间的转换,特别是利润的保障之间能否形成有效的沟通,实际上是困扰着哈啰出行最核心的难题。

在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不赚钱的情况下,再造一个小牛电动车,能够挽回盈利颓势,有待市场的验证。

哈啰布局多元化,再造小牛电动车,打造“哈啰酒店”

打造本地服务的生活平台,难以复制辉煌

哈啰出行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不断亏损,但其业务边界却在不断扩宽,顺风车、小哈换电等多项业务已经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其中共享单车以及共享电单车业务入驻城市超过400个,当哈啰的“出行领地”密度足够大,本地服务业务的出现似乎顺理成章。

近期,哈罗出行App上线了本地生活消费入口,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餐饮到店、金融、地图、酒旅等。随后,哈啰又相继上线跑腿业务。而哈啰出行的业务被集中在其独立APP内,因自有流量不足,酒店、订票等生活服务业务并未引起太大波澜。

依靠阿里系的资源,哈啰在共享单车行业做出一定的成就,但其本地生活业务,很难重复以前的思路。一方面,阿里系有自己的本地生活服务,酒旅有飞猪,外卖美食有口碑,哈啰再冲进来抢流量,不是阿里的本意。从支付宝页面可见,阿里导给哈啰的,只有骑行的流量。

阿里巴巴在7月2日新成立的生活服务板块的战略布局,其中饿了么和高德将分别成为本地服务“到家”和“到目的地”的主要用户入口,而飞猪作为旅游类垂直服务平台,将继续致力于组织好高质量的酒店、交通、景区的服务供给。

在此之前,专注于酒旅业务的飞猪并未被归纳到阿里本地生活的版图中,本次调整,意味着阿里在本地生活战场也形成了外卖+酒旅的阵型,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曾发布的《2020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厂商交易规模指数排名中,飞猪仅次于携程、去哪儿位列第三,在OTA市场中相对领先。

然而,高德作为第四方平台,已经整合了多个生活服务品牌,加上阿里在本地生活方面已有相应的业务线,能够为哈啰提供的流量支持有限。支付宝和共享单车相辅相成的剧本难以重现。

哈啰布局多元化,再造小牛电动车,打造“哈啰酒店”

“哈啰”酒店初具雏形,定位下沉市场用户

在本地生活服务的业务版图中,最为抢眼的,是“哈啰酒店”。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哈啰酒店目前已签约上百家加盟店,覆盖了广州、合肥、武汉、南京、成都等二十余个城市。从出行到酒店,哈啰出行如今在这一赛道的表现,自然也引发了外界的诸多关注。

从目前官方所公布的业务形态上来看,主要面向的是中小规模的单体酒店。除了在品牌上统一改为“哈啰酒店”外,哈啰酒店将以流量赋能、运营赋能,以及收益管理优化为切入点,为单体酒店实现降本增收。在酒店加盟后,哈啰方面将对其提供一对一专业指导,帮助酒店从OTA平台优化、渠道开发等方面优化前端展示,并通过商圈流量数据变化及时调整运营策略。

哈啰酒店采用了类似于OYO酒店的轻加盟模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现金加盟,即每年支付9888元的品牌使用费,以及5000元的服务保证金,另外一种则是“现金+置换房”模式。相比于连锁酒店的运营成本,哈啰轻酒店在短时间内更加划算,运营风险较低。

据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经过运营团队的专业指导后,四川一家加盟店23天后的散客订单比调整前提升37%,OTA点击量提升35%,OTA服务质量分平均提升17%。所以不难看出,哈啰方面实在试图将一个个的单体酒店纳入这一体系后,将其形成连锁酒店集团。

这种加盟模式事实上对于初入酒店行业的哈啰出行来说,显然是一种相对更低成本的切入方式,毕竟相比于自建酒店的庞大投入,对于其目前还尚未盈利的情况下也有着更大的风险。而现阶段,单体酒店则是一个极度分散、相对蓝海的市场。根据《中国酒店产业报告》显示,国内酒店存量市场中约有92万家单体酒店,占比超过85%,可触达的市场规模接近1万亿。尽管此前OYO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并不太尽如人意,但哈啰显然看到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

但也正式有了OYO在这一领域的尝试,无疑也给了哈啰酒店宝贵的经验。此前哈啰出行CEO杨磊曾透露,“哈啰的用户大部分是下沉市场的老百姓,基于这样的用户基础,哈啰希望做偏中低端的酒店”。而这类酒店在服务标准及运营尚未建立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显然也将给其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如今已坐拥4亿用户的哈啰来说,其俨然已经展现出了流量平台的优势,以将用户从新的酒店业务上引流显然也或只是变现的一种方式。但如今在连锁酒店领域,根据盈蝶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显示,早在2019年中国连锁酒店品牌规模TOP10中,门店数最少的全季酒店也有553家,而7天酒店的门店数则最多,达到了2283家,如家酒店的客房数更是达到233226间。因此这也意味着哈啰酒店想要在这一领域快速突破,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事实上,单体酒店同样也面临着诸多尚未解决的痛点,并且由于知名度等方面的问题,这类酒店也容易被OTA所“绑架”。此曾有爆料称,OYO就曾给携程和美团方面分别支付了2亿与4亿元的渠道费,同时在相应平台上达成交易还需支付一定的佣金。但相比之下,哈啰出行本身就是一个流量渠道,只是现阶段用户习惯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

所以现阶段对于哈啰出行来说,在酒店业务刚刚起步之时,如何完成冷启动,并将平台的流量导入这一业务,并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或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至于这一业务线能否拓展出行业务,并补齐其在本地生活服务方面的布局,则还有待时间来给出答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