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亚足联公布了参加2022年亚冠联赛的俱乐部准入名单,中超只有6家获得“限制性准入”牌照,这也折射出中超联赛尴尬的现状。

在中国足坛,亚冠联赛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项赛事,金元时代之前,中超球队的亚冠参赛目标是力争小组出线,进入金元时代之后不少中超球队都闯入过八强、四强,曾经的中超霸主广州恒大更是两夺亚冠冠军。在国家队成绩没有太多起色的情况下,亚冠联赛也成为中国足球在亚洲足坛寻找存在感的重要舞台。彼时,对于不少中超豪门俱乐部来说,进入亚冠联赛、完成小组出线都是“小目标”,夺得亚冠冠军,才是终极目标。此前连续5个赛季,获得亚冠直接准入资格的中超俱乐部都超过10家,而现如今,没有一家中超俱乐部获得直接准入资格,只有上海海港、上海申花、山东泰山、深圳、广州队和长春亚泰等6家获得“限制性准入”牌照。这也意味着这6家之外的俱乐部,即便获得中超前三或足协杯冠军,也没有资格打明年的亚冠联赛。而直接准入和限制性准入也有差别,中超球队未能“直接准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俱乐部的财务状况出了问题。
此外,中超、中甲共34支球队,仅有14支向亚足联申请了亚冠参赛资格,创下近年来的新低,也就是说对于明年的亚冠资格多数俱乐部热情不高。导致这一局面的因素很多,疫情原因算是一个。明年的亚冠联赛大概率还是赛会制,届时,如果中超联赛继续为12强赛让路,亚冠小组赛势必又将与中超赛程交织,鉴于我国严格的入境防疫隔离政策,亚冠显然已是甜蜜的负担。今年,中超球队就派出青年军参赛,而代表北京国安参赛的U21 梯队部分球员由于感染新冠病毒而滞留国外数月,直到近期最后9名球员及工作人员才顺利回国。对于国安而言显然不想再受这种罪,因此干脆就不申报,他们也是中超第一阶段两个赛区前三名中,唯一没有获得亚冠牌照的俱乐部。
疫情之外,资金问题也是中超球队热情下降的一大原因,不夸张的说目前中超已经进入了“冰河期”。据报道,目前中超16队中,至少有11家俱乐部存在拖欠薪水情况。这其中也包括了已经获得明年亚冠准入的上海申花、广州、深圳和长春亚泰。尤其是广州队,目前球队在郑智带领下训练,国脚及入籍球员都没有归队,他们第二阶段联赛中的前景如何都不能确定,就更别提参加下赛季亚冠联赛了。而未来中超联赛能否继续保持4个亚冠参赛席位更是要打上问号。毕竟,今年在青年军征战完亚冠之后,中超年终技术积分排名已经从亚洲第一滑落至亚洲第七。按照以往惯例,亚冠联赛两年为一个周期,而亚足联则提前两年敲定下一个周期的席位分配,受到积分滑落的影响,中超联赛2023年和2024年亚冠联赛的席位都将变为2+2,即只有中超冠军和足协杯冠军才能直接晋级亚冠正赛。而疫情之下,一旦中超球队再次派年轻球员参赛,那么势必将继续影响中超的年终技术积分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