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都说秦始皇性残,他到底有多残暴?几件事情可见一斑

都说秦始皇性残,他到底有多残暴?几件事情可见一斑

提起秦始皇,史书上形容此人“贪狼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秦始皇到底有多残暴,几件小事可见一斑。

一、咸阳杀儒???

始皇28年,秦始皇东巡来到泰山脚上,意欲效仿三皇五帝,举行封禅大典。找来当地70余名儒生,询问封禅细节。没想到,却遭到了儒生们的反对。

有一位年老的儒者,仗着年高望重,上前进言道:“古时封禅,不过扫地为祭,天子登山,恐伤土石草木,特用蒲轮就道(用草席裹着车轮),蒲干为席,这乃所以昭示仁俭。”

意思是封禅可以,就在山脚下即可。如果登顶,恐伤土石草木。如非要上山,那也不能劳师动众,以不毁坏山体为本。

这样的劝谏,说得始皇当场变了颜色,心下不悦。自登基后,穷奢极欲惯了,统一六国后,更是好大喜功,自比尧舜。如若真是在山底祭拜,岂不是作践了自己的功绩?摆明了自己不如三皇五帝?

固执己见的秦始皇令工役,斩木削草,趟平车道,直达山巅,负土为坛,摆设祭具,望空祷祀,立石作志。

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始皇对儒生心生厌恶,埋下了惩治儒生的种子。而引爆坑儒一事,则是在几年之后了。

始皇35年,因滥杀近卫,吓得宫中五名方士外逃。始皇得知,认为是有人故意歪曲自己,恶意丑化自己的行为,大由得大怒道:“我前召文学方士,并至都中,无非欲佐致太平。炼求丹药。今费至巨万,终不得药,反妄肆诽谤,敢加侮蔑。我想方士如此,其他可知。现在咸阳诸生,不下数百,必有妖言构成造,煽祸黔首,不得不彻底清查了。”

随即颁诏出,令御史严加询问儒生。

御史不敢明言始皇旨意,假借事由将数百儒生齐集,一一审询。儒生们哪敢说自己有妄议的行为?始皇不信,认为不施以重刑,必不肯招供,所以取出刑具,将数百儒生拖翻在地,杖打鞭笞,打得儒生们皮开肉绽,鲜血直喷。

尽管名垂一线,儒生们还是不招。御史为免除自己的责任,只得屈打成招,无故诬伏。而文官更是无耻,将供词添油加醋,活生生地编造出一起大狱。

始皇见到供词,不问真伪,反赞文官有治狱之才,并立即批复,将犯禁的儒生们悉数处死,以儆效尤。

大约460余名儒生,被狱卒捆绑后,推到咸阳市上,即时行刑。

此时扶苏入宫,见一班罪犯,双手反翦,面带惨容,口中不停喊冤。扶苏心有怜悯,令监刑官暂时停刑,自己入宫奏请后再行定夺。哪想到始皇根本不听扶苏所言,反而斥责他多事,一气之下将他发配到上郡,督守蒙恬修长城。

可怜那460余名儒生,被尽驱入深谷中,狱卒们抛掷土石,霎时间将深谷填满,儒生们悉数被活埋至死。

深谷诛儒以460余条冤魂的无辜枉死告终,但对儒生的打击还没有结束。

都说秦始皇性残,他到底有多残暴?几件事情可见一斑

二、?马谷坑儒?

始皇嫌此次惩处力度不够,还想将四方名士一律屠灭,斩草除根,不留遗种。但下诏令地方绞杀,未免令出无名,不但事不遂愿,反有可能引起天下暴乱。

始皇穷尽心思,想出了另一个毒计。

他下诏求才,限令地方官访求名儒,送京录用。命令一下达,地方官和儒生们信以为真,举贤的举贤,应征的应征。不到数月,约有700余名儒生由各处保送到了咸阳。

假意一番问答,君臣尽欢,于是七百余人封为郎官。一时间,读书人之间弹冠相庆,无不感恩戴德磕地三拜。

很快就到了那年的寒冬。始皇得报,有一个叫马谷的地方,收获了大量瓜果。郎官们无不惊叹:严寒时节,竟有累累瓜果?见郎官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始皇决定,带领众郎官出巡,一探究竟。

到了马谷此地,果不其然,这片地方有瓜数枚,外皮翠玉,个个新鲜。就在郎官们被瓜果吸引住目光时,只听得一声暴裂的巨响。

巨响后,数不清的土石从山头上压了下来,郎官们四处逃窜,想从谷口逃出去。你推我挤到了谷口才发现,唯一的进出口已被一块巨石牢牢堵住了,不留一丝缝隙。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谷中被石头填满,700余名郎官无一幸存,全部死在了里面。

原来马谷这个地方,靠近骊山,形似如盆。骊山有温泉,贯通到马谷,使得马谷四季如春。始皇借此奇特的地理环境,密召心腹在谷内种下瓜种,培养成瓜。

而郎官们从举荐时就被始皇欺骗,然后又以瓜为借口骗到谷中。当他们走进马谷时,已经陷入了危机四伏之中:四周控制机括的人扳动板机,土石抛下,将700余人砸死或活埋在了里面。

始皇的暴行并不只是针对于儒生,普通百姓也不能幸免于难。

都说秦始皇性残,他到底有多残暴?几件事情可见一斑

三、石碑滥杀?

始皇36年,流星在东郡出现,事后有人发现莫名出现一块带字的石碑,上面写着“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得知,大怒道:”甚么怪石!大约是莠民咒我,刻石成词,非派官员查明,不能惩奸!”

前往查案的官员到达东郡,询问大石附近的居民,皆称是天空坠下,无人刻字。御史严刑拷打多日,也探不出更多的真相,只得回禀始皇。

始皇不分青红皂白,发出一道旨令,严令将石旁的居民全体诛戮,并将怪石毁去。几百名百姓因此身首分离。

都说秦始皇性残,他到底有多残暴?几件事情可见一斑

四、暴政的历史影响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中杀害了儒生约4万多人;修建长城征召了约1000多万百姓,其中300多万惨死;修建寝陵,征召了70余万百姓,无一幸存。这些是直接死亡数据,而因家中主要劳动力死亡导致的间接死亡更是数不胜数。

所谓暴,就是用最残忍的行为迫害最无辜的人。始皇如此,二世也是如此,注定了秦朝不可能长久地存在。

咸阳坑儒和马谷坑儒,使全国上下均处于一片不安定的因素中,真才实学的人不愿为官,直言劝谏的人不愿坦诚相告,国家的根基动摇,埋下了秦朝覆灭的地雷;

其次,如果不滥杀,扶苏就不会进谏,也不会被派遣,更不会有后来赵高矫诏、反杀扶苏一事。扶苏继位,秦朝未必只经历二世。

再次,残暴同样也存在遗传的基因当中。胡亥继位后,暴虐程度不输秦始皇:继位伊始,令百余名宫眷全数陪葬;几千名工匠闭死在陵墓之中;始皇子女三四十人,被胡亥杀光杀尽。

人是有血性的,帝王将相有,普通百姓也有。在短短的三十多年了,人民生灵涂炭,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沉重的劳役之后还要饱受责打,或是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而残死,这样的沉默又能坚持多久?暴行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百姓的忍耐力,奋起反抗是必然的结果。

作为一个新建立的国家,收拢思想是必然,但以漠视生命、滥杀无辜来实现思想的统一却是荒谬的。也难怪后世评价秦朝的毁灭是“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都说秦始皇性残,他到底有多残暴?几件事情可见一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