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是张作霖首席智囊,却犯下三个不该犯的大忌,注定了下场凄惨

众所周知,张作霖能成为威名赫赫的东北王,除了有七个结拜的异姓兄弟相助外,还离不开一个人的辅佐,这个人就是杨宇霆。此人号称小诸葛,是张作霖手下第一智囊,可在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却第一个把杨宇霆给杀了,是什么原因让张学良对他痛下杀手呢?

此人是张作霖首席智囊,却犯下三个不该犯的大忌,注定了下场凄惨

说起来,主要还是因为杨宇霆犯下了三个大忌,咱们先来说说第一个,1885年杨宇霆出生于辽宁沈阳法库县的蛇山沟,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因为自幼聪颖过人, 16岁就考中秀才,废除科举后,20岁考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一毕业,杨宇霆便回了东北步入了军界,张作霖很赏识他的才干,便调任他做二十七师的参谋长,协助自己逐步打开东北的政治和军事局面,此后杨宇霆便成为了张作霖身边的红人,人送外号"小诸葛"。

此人是张作霖首席智囊,却犯下三个不该犯的大忌,注定了下场凄惨

杨宇霆文治武功都很出色,既可以打兵打仗也擅长操弄权术,张作霖有他的辅佐,很快的就掌控了奉天全省,在张作霖的发迹过程中,杨宇霆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要没有杨宇霆,张作霖不可能这么快的成为响当当的东北王。

有巨大的贡献,加上在奉军中的极大威望,杨宇霆开始骄横自恃,目空一切,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后,张学良主政东北,开始整顿改革,当时杨宇霆企图以东北元老身份左右政局,与张学良背道而驰。

此人是张作霖首席智囊,却犯下三个不该犯的大忌,注定了下场凄惨

自古有句老话,叫权臣功高震主,杨宇霆虽然忠于张作霖,可他却和张学良有解不开的矛盾,这就注定了他没有好下场,这也是杨宇霆日后被杀的根本原因。

再说第二个大忌,杨宇霆的性格,杨宇霆虽然为奉军的扩张立下了不少功劳,可他自身却有一个大毛病,那就是居功自傲,目空一切,杨宇霆的权力欲望太强,为人又独断专行,常以奉军二把手自居,不仅在战场上抗命,还挪用军饷,私自扩充势力,因为这个,张作霖两度罢免了他的官职。

此人是张作霖首席智囊,却犯下三个不该犯的大忌,注定了下场凄惨

因为这种性格,杨宇霆与许多东北军其他派系的将领都有矛盾,比如汤玉麟、孙烈臣等人,他压根就看不上眼,还认为这些人是土包子,而张学良和郭松龄这些陆大派,也与他政见不合,时常针锋相对,甚至他自己提拔上来的韩德春和姜登选也反对过他。

张作霖生前对杨宇霆有所忍让,他深知打江山不易,这样的人才他也不舍得杀,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张学良却不一样,杨宇霆的性格他没法忍,尤其是恩师郭松龄反奉兵败被杀的事情发生后,这让他心里一直有根刺,结果杨宇霆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张学良看在眼里,对他是愈加反感。

此人是张作霖首席智囊,却犯下三个不该犯的大忌,注定了下场凄惨

最后一个大忌,就是体现在杨宇霆对张学良的态度上,杨宇霆大张学良整整16岁,一直以张学良长辈自居,啥事都不将张学良放在眼里,有一次张学良睡懒觉不办公,杨宇霆甚至跑到张学良卧室把他轰了出去。

可能在杨宇霆眼中,张学良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但张学良显然不是一个阿斗,至少在统领东北军上他是有能力的,在张作霖在世时,张学良不敢动杨宇霆,但他心里早有芥蒂。

此人是张作霖首席智囊,却犯下三个不该犯的大忌,注定了下场凄惨

日本人发动皇姑屯事件,张学良直接成为了东北的当权者,这时杨宇霆的地位就很尴尬了,他虽然在东北军中颇具威信,可张学良早视他为眼中钉了,而且张学良刚上位,不仅杨宇霆不服他,那些当年跟随张作霖打天下的叔叔大爷,也看不起这个小六子,张学良要想树立威信,必须要杀鸡儆猴,而杨宇霆恰恰正是这只鸡。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被杀于老虎厅,就此这位东北军中杰出的军事家,提前退出了历史舞台。

此人是张作霖首席智囊,却犯下三个不该犯的大忌,注定了下场凄惨

不管张学良是出于何种原因杀了杨宇霆,他的死对东北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损失,这也加速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若杨宇霆还在世,会让日本人心存顾忌,而且杨宇霆也绝不会服从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他会顽强的抵抗到底,绝不会把自己经营多年的地盘拱手送给日本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