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中三个叛徒的最终结局:枪毙、自尽、被处决
皖南事变是我军一段惨痛的历史,在这次事变中,新四军的9000多名战士,2000多人突出重围,2000多人战死,1000多人失踪,4000多人被俘。在被俘的人员中,有少数人对中共失去信心,最后叛变、变节,特别是赵凌波、赵希仲、刘厚总这三个团籍以上的干部,他们给新四军的影响十分恶劣,最后,这三人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赵凌波被新四军击毙。1941年1月,新四军北撤时,时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的赵凌波在皖南事变中被俘叛变,中共谍报人员获悉后,随后报告给新四军7师师部,最后决定派人化装成便衣,想办法活捉赵凌波。1942年5月,化妆后的赵凌波混入新四军的阵地,企图观察中共的情况,但是被人认了出来,在逃跑过程中被我军击毙。
赵希仲投河自尽。1938年冬天,赵希仲任新四军军部第一纵队参谋长,皖南事变发生后,他被国军108师逮捕后叛变,因为他供出了很多有用的信息,被奉为第三战区的座上客,1942年5月,赵希仲趁人熟睡逃跑,后流落到义乌做小生意。同年被日本人抓获,直到当地解放后才返回老家。1968年8月的一天深夜,赵希仲投黄河自杀。
刘厚总被中共新政权处决。此人是杀害项英的凶手,在一个叫蜜蜂洞的地方,他抢走了项英身上的武器和财物之后投奔国民党去了。1943年的冬天,刘厚总被押送到重庆关入军统的渣宰洞五年,1948年国民党风雨飘摇之际才将他释放。刘厚总跑到江西一个老乡开的兴际盐铺当管账先生。1952年7月28日,刘厚总被当地的公安局副局长认了出来,随后刘厚总在江西南昌被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