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这样一种女人,很精明也很会算计,婆家人都在她的算计中

“我的嫂子太聪明了,聪明到让我们全家人应付不了。”

这是十几年来丽颖第一次在大家面前发出的抱怨。

丽颖的嫂子,我见过,嘴是真会说,到我们办公室找丽颖的时候,把丽颖好一顿夸:我这小姑子聪明、懂事,从小就学习好,能歌善舞……

人走了之后,大家都说她有一个好嫂子。

丽颖也说:“我嫂子念书时家庭条件不好,要不就凭她的智商,考个好大学不成问题,情商又高,如果有个学历,现在早就是某某公司的总经理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个精明的嫂子,我感觉也真是太累了。”

怎么回事呢?

有这样一种女人,很精明也很会算计,婆家人都在她的算计中

首先是不停地借钱。

因为丽颖三个姐妹读书都好,早年都通过考试脱离了农村,并且都有个不错的工作。说是不错,也就是挣点死工资,能按月发钱,没有一个在什么大型国企之类的好单位。但就是这样的条件,在她农村嫂子的嘴里,那她们就都是有钱人,过着富得流油的生活。

嫂子人聪明,也不是甘于平庸的人,一心想把日子过起来,所以,不断有各种致富的想法。做什么买卖都要有钱呀,嫂子不是太节省的人,一年到头家里的收入都被她花掉了。怎么办?向她三个姑子借呀。大姑子小姑子结婚时也都很穷,家里并没有什么基础,但是,她们每个月都两口子领钱,一个月好几大百的(最开始的时候),怎么花得了?

嫂子:“我们要买一台拖拉机跑买卖,能不能借两千?”

大姑姐:“哪有那么多呀,手里只有一千不到。”

“你那么多同学朋友呢,都是和你一样的有好工作,家庭条件好,你给我再张罗点呗。”意思是,不但要把自己手里的钱借出去,还得向别人借钱帮助她。

嫂子:“小敏,你看你哥做农活那么累,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办个饲料加工厂可挣钱了,可是,我们就是没有本钱,干着急呀。”

“还差多少呀,我给凑点吧。”

嫂子亲热地拉着她的手,笑着说:“还是小敏好。这样吧,你紧紧手,给我拿三千块钱。”

这可是二、三十年前的事,那个时候,一个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一年到头最多也就是两千多块钱的工资,小敏心里一惊:这嫂子也太会算了,她手里正好有两千来块钱,自己还准备买台彩电、再给老公买个皮夹克呢。没办法,嫂子张口了,哪能不答应?先委屈自己的小家吧。

问题是,嫂子对她们几家的年收入掌握得太精准了。今年借钱买车,明年借钱换车,后年再借钱办厂,反正一见面就是永远缺钱。旧的钱不还,新的借钱模式又不断开启,以致于到了小敏要买房的时候,和哥嫂子提起还钱的事来,二人不约而同地说:“啥时候借的那笔钱呀,不是早还了吗?”

哥嫂两个人都不记得了,不记得的不止是小敏借出去的钱,姐姐借出去的也是偶尔记得,经常忘记。

小敏说,我今年回村里见到一个爱说话的邻居,那个邻居话里有话地说:“在我们村里,我最佩服的就是你哥你嫂,人家两个真厉害。供四个孩子读书,把日子过得很红火呢。”

言外之意,她们这些姑子都奉献得太让人心疼了。

有这样一种女人,很精明也很会算计,婆家人都在她的算计中

其次,还要不停地生孩子。

嫂子要强,一心要生个男孩。无奈前几胎都是女孩,为了要个男孩,在计划生育特别严格的时候东躲西藏,一年到头很少在家,把三个孩子和她哥扔在家里,全靠丽颖父母管。

丽颖说,嫂子真是太会算计了,她只负责生,所有养孩子的事全是我妈的。我妈带了老大带老二,带了老三还有老四,最后,四个孩子的吃喝穿戴全是我妈的事。每天孩子放学后进院的第一句话:“奶奶,我饿了。”我妈立马下地给弄饭去。时间长了,孩子找奶奶已经成了习惯,所有需要出力的事,张口都是“奶奶”。

孩子的棉衣棉裤奶奶做,孩子的被子褥子奶奶管,孩子梳头洗脸都得奶奶来打理,就连孩子的衣服也要奶奶洗。关键是这做妈的真的啥也不管呀,奶奶看不下去,只能亲力亲为。

嫂子生活上不管孩子,在情感上可是一点不差。每天回到家里见到孩子可是亲个不停,心肝宝贝地叫个不停,把老人孩子都哄得团团转。

有这样一种女人,很精明也很会算计,婆家人都在她的算计中

第三,不停地找她们姐妹三个“办事”。

既然孩子的姑姑都有工作,那在她的眼里就都是能人,能人就能办成许多一般人办不成的事。盖房子买砖能不能帮忙找个人,买点便宜的?买车办手续能不能给找个人少花点钱?孩子考高中成绩差两分,是不是给找人花点钱送进去?最近身体不太好,医院的大夫给找一个呗,不是你同学在医院上班吗?昨天你哥出车拉货超重被交警扣下了,赶紧找人给弄出来呀,这停一天不但罚款还耽误挣钱呀……

有的事能办,有的事不能办,有的事办起来很吃力,要欠人情,要请人吃点饭,确实有点太缠人了。关键是,有的事完全可以自己去办,为什么一定要找他们来办呢?没办法,为了娘家的事,三个姑姑都是拉下脸来一次次求人。

丽颖说,这么多年来,因为娘家的缘故她一次次错过了买房的好机会,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自己的付出有点不值,心里很是不平衡。

“关键是,哥哥嫂子每次借钱都只是和我们姐几个借,几乎不向她娘家的人借一分。还有,她的几个孩子,全是我妈妈一个人带,她娘家妈妈根本不管。现在,她娘家妈妈也老了,嫂子三天两头跑回去照顾自己的妈妈,我妈妈和爸爸80几岁的高龄还要给哥哥嫂子做饭吃。她嘴上说不用我妈做饭,但是,到了饭点,人家也不回来呀,我妈妈怎能饿着肚皮等着呢?

有这样一种女人,很精明也很会算计,婆家人都在她的算计中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呀!

话说回来,娶儿媳,还是娶个精明的好,虽然被算计,但最终也是把钱花在了家庭过日子上,不是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