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司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饼与寡人也,必须都得接住

私生子运气好,就能混成一个王子

历代开国皇帝,一般是很有几把刷子的,要不谋略高,要不武功强,总之是雄才大略得多。但总有例外,像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先生就属于吉星高照,命运开挂,好事应接不暇。

司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饼与寡人也,必须都得接住

他本是个弱势的人,没什么过人的大本领,但不光能霸居江南,还开启了东晋的基业,一个野路子的皇帝真坐住了。命大运气好,神仙也没招,司马睿先生随遇而安的发家史,简直是成功学和奋斗学大师们心中的痛。

先说司马睿的出身,很诡异有趣。他生于276年,是司马觐的儿子,司马觐是司马伷的儿子,司马伷虽然是司马懿的偏房儿子,被封为琅邪王,还算有本事,平吴立了大功,当过大将军。

司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饼与寡人也,必须都得接住

接下来碰巧的事儿就一连串儿地来了。司马伷五十七岁死了,司马觐碰巧是长子,当然接了位子,他碰巧又娶了夏侯渊的曾孙女夏侯光姬。《晋书》记载,“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光姬不守妇道,碰巧和一个姓牛的小吏私通,又碰巧就生下了司马睿。于是,本该是牛睿的司马睿就含着金钥匙生在了王府里。

当年,给儿孙们创建基业的司马懿听说有个谶书《玄石图》很灵验,其中有句“牛继马后”,以为这是姓牛的要断他司马家的香火,竟然把一位大将叫牛金的给毒杀了。那里想到,他死后二十五年,姓牛的人才动了手,所谓人算永远不如天算。

司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饼与寡人也,必须都得接住

也有人说,这是北朝人为了诋毁东晋的正统性而杜撰的,可有人很愿意承认这是司马氏欺人孤寡,夺人之位的报应。不光《晋书》记载了,《魏书》也没掖着,其他如《鹤林玉露》《容斋随笔》《宾退录》等书也有描述。反正明朝大学者李贽是信了,称东晋为“南朝晋牛氏”。

王子运气好,就能混成一个藩王

碰巧的事还在继续。司马觐三十五岁就死了,过了几年,十五岁的司马睿就当了琅琊王。大家可别小看这个王,他是拥有琅邪国的,下面统治九个县,约二万九千五百户,在众多的藩国里算是大的,不光经济富庶,军事地位也很重要。

司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饼与寡人也,必须都得接住

如果出生是偷了别人的馅饼,那藩王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大馅饼了,司马睿小心翼翼地接住。当时的皇帝是他的堂叔惠帝司马衷,可怜人,智商低点,接的饼倒是比司马睿还大,就是没能力吃。娶个丑老婆偏能作怪,使劲帮倒忙。朝政腐败,贪贿公行,很快就引发了“八王之乱”,一家人杀得血肉横飞。

司马睿当时还在洛阳,被任命了一个左将军,每天眼睁睁看着惨剧上演,一个个皇室宗亲被诛杀。一向温良恭俭让的他很识趣地躲在角落,丝毫不敢稍露锋芒,以求免祸。大家都觉得此人怯懦,没啥出息。只有嵇康的儿子嵇绍慧眼识人,认为他“不会久在人臣之位”。

司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饼与寡人也,必须都得接住

后来,司马睿被东海王司马越裹挟着去打成都王司马颖,他那年二十九岁。两军在荡阴(今河南汤阴)激战,结果司马越兵败,他撒腿跑了。晋惠帝和司马睿一干人等成了俘虏,被控制在邺城,司马睿知道命在旦夕。那天晚上,先是大雾弥漫,接着大雨倾盆,守卫之人不免懈怠。司马睿冒雨潜出邺城,直奔洛阳,把家眷一接,急匆匆逃往自己的封国琅琊。

藩王运气好,就能遇见高人

在自己的地盘上,总是安全很多,但想置身乱世之外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琅琊国与司马越的东海国是邻居。第二年,即公元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又起了兵,要去夺回被劫持了的晋惠帝。他给了司马睿一个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的头衔,留守下邳,看管后方。

司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饼与寡人也,必须都得接住

司马睿也不敢抗命,想想自己太需要帮手了,于是马上去请琅琊人王导王茂弘。

司马睿在洛阳就认识王导了,算是他唯一的密友。他确实运气好,王导是大才,看不上一般人,也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此人出身于北方头等士族的琅琊王氏,从小饱读诗书,风姿飘逸,见识弘远。因为王家所在的地界正是司马睿的封国,两人又同岁,情同手足。司马睿还在洛阳时,王导就劝他要尽快回到藩国。

司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饼与寡人也,必须都得接住

不久,司马越掌控了朝廷,为所欲为。他可能看晋惠帝不顺眼,给吃了一块毒饼,可怜的惠帝就死在显阳殿了。接着司马越扶持皇太弟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

王导当时静观天下形势,看到胡人势力难以遏制,局势日趋恶化,已经无可挽回,而下邳又是四战之地,不易防守。于是,王导献计司马睿,上书给司马越,允许他移镇建邺(今江苏南京市)。

司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饼与寡人也,必须都得接住

司马越一直把司马睿当自己人,想想也有理,他应该在江南地区培植势力,万一洛阳形势不利,也是一个退步之地,于是欣然同意。

307年,司马睿被提拔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得到命令之后,他马上任命王导为安东司马,并迅速渡江南下。

藩王运气超级好,就能变成开国皇帝

初到建邺时,江南大族压根不把司马睿当根葱,还嘲笑他们是“伧父”。在这种情况下,王导又导演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演出:

司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饼与寡人也,必须都得接住

时间:三月初三“修禊节”

地点:秦淮河边

剧情:在皇家仪仗的簇拥下,一队人马缓缓而来,在奢华的肩舆之上,坐着衮衣绣裳的琅琊王司马睿。王导和一众北方士族名流华冠丽服,毕恭毕敬地侍奉在后面,整个队伍威严肃穆。司马睿人长得也精神,很有威仪,这帮人把西晋王朝的泱泱皇家风范尽情展现在江南世人的面前。江东的纪氏和顾氏等著名大族被皇室的威严震撼,带头拜倒在路边。司马睿和王导让人拿来赏赐,种种礼仪物品也是江南人见所未见,不得不感叹,原来这帮人不可小看!

紧接着,各大族和当地名流都接到了聘书,共有一百六十多名有声望的人成为司马睿的幕僚,江南人士被迅速团结在身边。

司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饼与寡人也,必须都得接住

王导在建邺协助司马睿收拾人心,他的族兄王敦则领兵四处攻城略地扩充地盘,扬州、江州、荆州、广州和交州都被拿下。

在南方站稳脚跟后,311年,司马睿进位镇东大将军,成为江南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316年,匈奴皇帝刘聪派大将刘曜包围长安,晋愍帝司马邺出城投降,西晋至此灭亡。次年,司马睿自封为晋王,东晋正式建立。318年4月,司马邺逝世的讣告传来,司马睿当即宣布即皇帝位,史称“晋元帝”。

司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饼与寡人也,必须都得接住

一个血统疏远、声望不足、本无野心的人,接住了所有横着竖着飞来的馅饼,终于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王导也终于成为一代名相。

司马睿能接住所有的馅饼,毕竟有他的可取之处,比如知人善任,用好王导就是例证。但他当了皇帝之后,偏安于江南,不思进取、无意北伐也被历代史家诟病,连南宋的赵构都有脸批评他:“若元帝,仅能保区区之江左,略无规取中原之心。”呵!要说赵构和晋元帝相比,只有一个长处,就是寿命长,他活了八十一岁。

司马睿的故事:天将降大饼与寡人也,必须都得接住

参考书籍:《晋书》《资治通鉴》《两晋南北朝史》《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