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听说中国人来了,陆战一师变得格外谨慎,因为八成军官在中国呆过

长津湖战役之前,美军东线指挥官、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给志愿军起了个外号:洗衣工。这个南方的种族主义者内心里充满了对中国人的蔑视,但他的下属却恰恰相反,因为在陆战一师和步兵7师里,集中了数量最多的“中国通”。这些人在中国呆了近4年,对共产党军队有着充分的了解,越是了解,才越会如此小心翼翼。

听说中国人来了,陆战一师变得格外谨慎,因为八成军官在中国呆过

阿尔蒙德(右)和史密斯(左)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驻华美军司令魏德迈决定拉偏架,于是他开口找参联会要7个师的兵力,但参联会根本拿不出这么多军队,于是尼米兹挤出第三两栖作战军共5.5万人交给魏德迈。第三两栖作战军下辖陆战一师和陆战六师,他们于1945年9月在天津登陆,一直在中国呆到了1949年5月。

近4年的时间,使得两个陆战师中大量的中高级军官成为“中国通”,后来的长津湖战役,这些人都参加了。他们中有的人在中国是帮当局训练军队的,但这些人大部分都成了“解放战士”。在长津湖战场上,有的人就是他们以前训练的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场战役是“学生打败了老师”。

听说中国人来了,陆战一师变得格外谨慎,因为八成军官在中国呆过

陆战一师在北平站下车

在陆战一师排名前七位的指挥官依次是师长、副师长、参谋长、G-1到G-4四位主管,7个人中有5个在中国呆过,他们是副师长克莱格准将、参谋长威廉上校、G-1(人事)主管维尔威瑟中校、G-2(情报)主管霍尔康中校、G-4(后勤)主管麦克里斯特上校。

克莱格就是在中国时被授予永久准将军衔,长津湖战役打响前一天,他的父亲突发脑血栓,克莱格急急忙忙赶回了家,因此躲过了一劫。事后有人说克莱格是因为知道中国人的厉害,借故溜走的。因为他负责在柳潭里指挥陆战5团和7团,那里正是志愿军的主攻方向。他离开后,柳潭里的战局由7团团长利兹伯格指挥。虽然他的军衔高于5团团长默里中校,但他长期在军舰上服役,缺乏地面作战的经验。

听说中国人来了,陆战一师变得格外谨慎,因为八成军官在中国呆过

驻扎在上海的陆战六团

陆战一师后来总结道:副师长克莱格准将的离去,是陆战一师大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参谋长威廉上校二战中在重庆帮当局训练军队,二战结束后,又到上海帮助当局训练军队。但是他训练的人中有不少成为“解放战士”。

G-1主管维尔威瑟在1949年以前一直呆在上海,直到上海解放前一天才离去,他还找了一位上海太太。G-2主管霍尔康在北京上的中学,他的中文和英语一样流利。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情报工作,曾在重庆为当局训练敌后游击队。G-4主管麦克里斯特一直在中国呆到1949年。

听说中国人来了,陆战一师变得格外谨慎,因为八成军官在中国呆过

驻扎在青岛的陆战队员在训练

除了师级军官外,陆战1团团长普勒上校在中国呆了11年、陆战5团团长默里中校在上海呆了3年,陆战7团团长利兹伯格上校作为第七舰队军官为在华陆战队远送物资。而他团里3营营长哈里斯中校在上海呆了4年,在下碣隅里的突围行动中,哈里斯受伤失踪。

除陆战一师之外,参加长津湖战役的步兵7师也有许多“中国通”,7师师长巴大维少将从1945年起就到南京当顾问团团长,正是通过他的报告,美国作出了“***的失败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判断。而他在南京的副官,就是后来接任31团团长,后又被志愿军击毙的费斯中校。

听说中国人来了,陆战一师变得格外谨慎,因为八成军官在中国呆过

费斯中校(右)和他的前任麦克莱恩上校都在中国呆过

在整个长津湖战役中,美军一直通过空军运输为被包围的陆战一师和步兵七师空投物资,指挥空运行动的是特纳少将,他在中国开辟了著名的“驼峰航线”,为中国的抗战作为了贡献,但现在他是中国的敌人。

可以说在长津湖和志愿军交手的敌军军官中,有80%的人在中国呆过,连接替史密斯出任陆战一师师长的托马斯少将也在中国呆过,最后一支撤出中国的陆战队就是在他亲自指挥的。

听说中国人来了,陆战一师变得格外谨慎,因为八成军官在中国呆过

中国的百姓在为驼峰航线修机场,但特纳少将后来也成了中国的敌人

有人说陆战一师在长津湖没有被全歼,是因为他们超强的战斗力,其实更重要的是中高级军官司几乎都在中国呆过,和他们交战的人中不少是他们过去的学生和同僚,所以他们才了解中国人保家卫国的决心以及他们的战斗力,才会如此小心翼翼,才会拒绝执行阿尔蒙德冒进的命令。而长津湖战役之后,阿尔蒙德再也不敢管志愿军叫“洗衣工”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