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作者:上观新闻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入河排污口一头连着河流、一头连着陆地污染源,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闸口,关系到水生态环境稳定改善,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关键战役。宝山区作为上海市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区,敢于比学赶超,勇于先行先试,排查整治取得阶段性工作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查、测、溯、治模式,为全市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积累经验。

比有目标

领先全市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宝山区生态环境局坚决贯彻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牵头会同宝山区水务局、区交通委、区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及相关街镇齐心协力、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全市率先试点开展长江沿岸两公里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并在全区河道稳步推进。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截至目前,全市率先全面完成宝山区953条河道近1万个排口排查工作,同步完成长江沿岸两公里1118个入河排污口和市、区管主干河段及考核断面河段2000余个入河排污口溯源工作,基本完成镇、村级河道8400余个入河排污口溯源工作。在此基础上,分类型分步骤推进溯源发现问题整治,已完成长江沿岸两公里119个排口整治,正在“一口一策”推进其他排口整治,工作进度全市领先。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学以致用

多层次多形式学习提升工作成效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试点启动后,工作基础十分薄弱,既缺少技术规范指南,也没有现成的工作经验。宝山区生态环境局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不断摸索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质量。

“即刻学”,跟进学习掌握国家和上海市层面陆续出台的工作指导意见,快速衔接国家和上海市要求。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专家学”:向生态环境、水务、建设等行业专家学习,熟悉工业、农业、市政、建设等各行各业入河排口设置特点、管网建设养护情况、排水特性。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培训学”:组织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学习,开展溯源技术专题培训、排口排查APP现场教学培训等。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交流学”:建立微信群及时沟通交流部门间碰到的问题,开展区与区之间的工作方法经验交流。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赶有举措

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经验

建立多元联动机制。制定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条条联动、条块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整合入河排污口相关资料,会审溯源信息,加强行业监管指导整治;调动宝武集团、华能电厂、上海城投、上港集团等大型企业主动性,自主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多措查清污染来源。用好“科技+人工”,积极探索“空、天、地、水”一体化体系,彻查入河排污口。通过人工现场踏勘、人随船走、无人船搭载侧扫声呐、无人机近地航测等手段,做到桥下水下、隐蔽地区有口皆查。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

对入河排污口、旱天排水排口全面采样监测,抽测雨水口,为溯源整治提供技术支撑,做到有水皆测。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利用地理信息分析技术锁定现场溯源调查范围,采用潜望镜、管道机器人、管道内窥镜、示踪剂和探地雷达等技术查清污染来源,做到逐口溯源。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探索精细管理机制。依托全区生态环境数据中心平台,构建入河排口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整合区域内各类入河排口、河岸带状况、水系分布、排污管网等信息,建立所有河道入河排口“一口一档”“一河一档”“一街镇一档”数据库,探索建立责任明晰、设置合理、规范管理的排污口长效精细管理机制。编制《宝山区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实施技术指南》,为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提供宝山经验。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超有实效

更高标准打好碧水保卫战

通过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动宝钢股份、华能电厂等大型企业主动探索治水新技术,积极实施废水综合利用、深度处理零排放;推动一批中小企业对标先进,实现水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换代;推动相关街镇积极探索种植业排口生态治理方式,试点水源地河道水生态修复治理,提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水平;推动全区水环境基础设施持续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今年1-10月,宝山区“3+15”国市考断面中15个断面达到Ⅲ类水质,为历史最好水平。

先行先试,宝山区打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关键战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