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小故事33:在山东老家剃头受辱,当县官后却惩浙人

作者:读史
历史小故事33:在山东老家剃头受辱,当县官后却惩浙人

01、愚昧刚愎不听劝,戏服大黄夜丧生

汤鹏,字海秋,是时文高手,官至侍御史。一天,几个好友在他家聚会聊天,话头不知怎么扯到药物上,有人说:“大黄是猛药,不可随便进口,如某某人就是为庸医所误,吃了大黄死的。”

汤鹏说:“大黄有什么害处,我过去没病也常常服用。你们不相信,可以当面试试。”就叫童仆去买几两大黄来。几位朋友反复劝说,他不听。等大黄买来了,大家又争着制止他,谁知汤鹏已拿了一块六七钱重的大黄吞进肚里。

一个朋友跳起来抢夺,汤鹏又吃了一块,并且责骂夺大黄的朋友。于是,大家不欢而散。

夜晚,朋友们听说汤鹏泻肚不止,第二天一大早,去他家询问,得知汤鹏已在半夜里死了。(本故事源自《清朝野史大观》)

02、铁杆卫道士,焚书赛秦皇

清代吴门石韫玉,是著名的卫道士,在没有得到功名时,凡见到所为的“淫词”、小说之类得罪名教之书,千方百计弄来烧毁。他在家中砌了一个纸库,取名叫“孽海”,在其中烧掉的书有几万卷之多。

有一天,阅读《四朝见闻录》,其中有弹劾朱熹的奏疏,对朱诋毁的内容颇为丑秽。他看了拍案大怒,拿了他老婆的首饰去换了钱,搜遍东南各县书店,买得三百四十余部,全部付之一炬。(本故事源自《谐铎》)

历史小故事33:在山东老家剃头受辱,当县官后却惩浙人

03、约法三章择婿太苛,女儿难嫁夫妻成仇

朱吉甫,光绪、宣统年间人士,有两个女儿:婉珍、婉明。婉珍静穆,婉明豪爽,处理家务,井井有条。

朱吉甫不喜欢老二,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婉明有才,就是无德。”

他没有儿子,选择女婿条件就很苛刻。媒人一进门,他就“约法三章”说:“家不要求太富有,但年收入要在万两银子以上;才不要求倚马千言,但必须中一榜进士;行为不要求是圣贤,但狂士我是最讨厌的。”

媒人都说:“先生不要说了,凭先生的门望,没有这种条件也不配做先生女婿,只是我们找不到这种人才。”

朱吉甫妻子王氏,起初也很赞成这三个条件,后来发现没有媒人上门了,就感到这些条件行不通了,发火说:“老匹夫宝藏两女儿,是想叫她们做老丫头呀!”

夫妻为此没有一天不吵架。可是朱吉甫坚持标准,决不妥协。于是夫妻分居,朱带婉珍住大房子,并说婉明像她母亲叫她跟母亲去住小房子。

婉珍哀叹说:“妹子这下好了,跳出苦海了。”(本故事源自《清稗类钞》)

04、“大挑”县令一等品,山东受辱惩浙人

山东人某甲,被选派到浙江省某县任县令,一到任,就下签捉拿北门外剃发店主某乙。捉到后立即升堂,不问青红皂白,用头号大板重责四十。

某乙喊冤问道:“小人究竟犯了什么罪,请明白指示,我也好悔罪改过。”

县令冷笑数声说:“你认得我吗?某年某月某日,我在你铺子里剃发,你侮辱我,说我永无发迹之日,今天怎么样?我可是大老爷了!"

某乙说:"大老爷并没到过小铺剃发呀?“

某甲说:“你不是北门外剃发店老板吗?"

某乙说:“大老爷贵籍山东,得罪大老爷的怕是山东北门外老板吧?小人是浙江北门外的剃发匠,相距数千里,与小人何干?”

县令这才如梦方醒,顿脚说道:“搞错了,搞错了!”立即赏了某乙一千封嘴钱。

这事发生在清代,某甲是按“大挑”制度从举人中挑选出来的一等人才。(本故事源自《笑笑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