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非凡的年代

作者:向楠的世界

  她是享誉世界的捷克女高音歌唱家,结束在美国轰动一时的巡回演出之后准备回国。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她的经纪人劝她留在美国,但她深爱着祖国捷克,毅然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临行前,她接受了爱国人士托她带回国的情报,没想到刚一入境就被警察扣押盘查,是德国威廉皇帝——她的粉丝求情,才放了她。布拉格国家大剧院也拒绝她登台演出。

被软禁在家中的她,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与情人维克多的感情也出现波折。维克多不愿意充当她的附庸,向往属于自己的自由自在的正常生活,他希望有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孩子,这让无法满足他心愿的她黯然神伤。

她将歌剧艺术视为和生命一样宝贵的东西,怎么能生孩子呢?但她也知道这样要求维克多是不合理的。为了留住维克多,她甚至提出维克多可以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她来养活他们的荒唐建议。

自尊自爱的维克多断然拒绝,并选择辞职离开了她。

警察怀疑她与地下党组织有联系,逼迫维克多回到她身边暗中监视她。

官方还没收了她的财产。维克多十分为难,他既想保护恋人,又想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

这时,她的经纪人从美国归来。维克多再次劝她去美国继续自己的歌唱事业。

她本可以远走高飞,但强烈的爱国心促使她决定和故乡的人民同甘苦。她在国内举行了一场场免费音乐会,反响巨大,引起了当局的恐慌。他们要挟她出国后为他们服务,否则就杀了维克多。

她非常痛苦,但她知道出卖灵魂和良心的事情不能做,即使是维克多也不会让她这么做,她的拒绝,终于断送了维克多的性命。

艾玛在孤独和痛苦中度过了战争岁月。

战后,一切似乎又回复到从前,只是,她心爱的维克多不会再回来……

这是捷克经典电影《非凡的艾玛》故事梗概。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拍摄,取材于捷克著名的歌唱家艾玛·德斯婷的自传前半部分。

艾玛·德斯婷1878年2月26日生于布拉格。原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1898年她20岁时,首次在柏林一家剧院演出,获得了成功。此后,足迹遍及欧美著名歌剧院,也曾在英国皇家剧院、考文垂花园及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演出,一时声誉鹊起。

她演出过《卡门》、《茶花女》、《费加罗的婚礼》、《蝴蝶夫人》等歌剧,得到了世界性音乐权威们的好评。

艾玛因在艺术上的成就,被捷克人民视为国家瑰宝并引为自豪。

看这部电影时,我只有25岁。在石家庄的人民影院。

人民影院位于石家庄最热闹的一条街中山路上。

我后来又曾在人民影院看过很多部电影。但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部《非凡的艾玛》。

一是因为第一次在银幕上领略美声唱法的魅力。

《非凡的艾玛》是一部音乐片。全片贯穿了许多经典歌剧名曲,展示了艾玛华丽的歌喉与声线。

二是电影中艾玛披的那条典雅庄重,气质非凡的披肩。

披肩里藏着爱国者的重要密码,在她踏进国境时已成了德国人的目标,她被受到监视盘查,但她以歌唱家要保护嗓子为名,拒不脱下披肩而被投进监狱。

德国人获得密码后,便以此披肩作诱饵释放了艾玛。而艾玛并不知情,仍痴情地等待着爱国组织来人把披肩取走。她深情地唱着捷克同胞德沃夏克作曲的《月亮颂》:“啊!月亮,请你传句话,告诉他,我在这里等着他……”

披肩是电影中的重要道具,艾玛从头到尾都披着。

那时的中国虽然已经开放,但在穿着上仍普遍比较保守。即使后来很多年,中国人也很少人有围披肩的习惯。可想而知,那条将艾玛衬托得仪态万方的披肩,是如何令我着迷。

第三个原因,这部电影是我和闺蜜元一道观看的。此后不久,她就远赴异国他乡。

后来,每当我们回忆彼此最后在一起的场景时,我总是会问她:“还记得我们一起看《非凡的艾玛》吗?”

再后来我也离开了家乡。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乡的一切都离我越来越远,只能在梦中回味。

而浮现在脑海中的建筑与场景,人民影院必是其中之一。

它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影院,还承载了我的青春,我的乡情与爱情。

没想到时隔30多年后,我又再一次踏进了这家影院。因为,在我对故乡进行勘查与回顾时,才发现人民影院竟还有着了不起的历史,是解放战争中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大会召开的地方。

换句话说,中央人民政府正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灾难深重的中国,就像艾玛的祖国捷克一样饱经沧桑。在走过了漫长的黑暗后,那时的中国,黎明即将来临,一个崭新的人民政权即将诞生。共产党人流血牺牲为之奋斗的理想即将实现,所有的人们都满怀激情。

啊!仅是遥想一下那时的情景,就会很激动。

那真是一个非凡的年代!

非凡的年代
非凡的年代
非凡的年代
非凡的年代
非凡的年代
非凡的年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