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嘉庆最神秘的妃子,出身比皇后还好,却做了22年的常在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社会,家世都能影响人的一生,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一个好的家世,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并不是开玩笑的。其实,在大清后宫,妃子们立足的根基也是家世,家世好了可以获得一个高的名位,甚至还能做皇后,否则就只能在底层游荡,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嘉庆后宫就有一位出身豪门的女子,却长期不得宠爱,竟做了22年的常在,她就是安嫔。

嘉庆最神秘的妃子,出身比皇后还好,却做了22年的常在

1、八旗豪门之女

安嫔苏完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生于乾隆五十年正月二十一日,一等信勇公安英之女。

大家都知道,清朝有开国五大臣,分别为额亦都、费英东、扈尔汉、安费扬古与何和礼。这位名叫费英东的便是安嫔苏完瓜尔佳氏的直系先祖。

话说,早在1588年,苏完部首领索尔果便带领儿子费英东等族人五百户,归顺了努尔哈赤,当时,费英东才只有25岁,可以说是年轻有为,英勇善战。据说费英东的力气很大,能拉开十余石的弓,号称“万人敌”,又因忠义直言被努尔哈赤所器重,努尔哈赤不仅授予其一等大臣的职务,还将长孙女(褚英之女)嫁给了他,由此,费英东便成了额驸。

此后,费英东一直在战场上征伐,戎马倥偬长达三十余年,履历战功,因功被封为一等公,即一等信勇公,配享太庙。

而且,费英东有一个特别有本事的儿子,名叫图赖,图赖曾参加大凌河之战、松锦之战和山海关之战等关键战役,清军入关后,图赖又带领大军南下,跟随豫亲王多铎攻陷潼关,后来又擒获南明弘光帝、隆武帝,因功被封为一等公。

皇太极去世后,图赖因拥立肃亲王豪格继位,受到多尔衮的压制,死后一度被削爵,雍正继位后将其追封为一等雄勇公。

图赖一开始属于镶黄旗,后改入正黄旗。

由此,费英东一家便有了两个公爵,成为费英东家族的两个嫡系大宗:一支分布于镶黄旗,承袭的是费英东的信勇公爵位;另一支分布于正黄旗,承袭的是费英东儿子图赖的雄勇公爵位。

费英东的小儿子,名叫查喀尼,费英东之后,信勇公的爵位几经流转,竟传到了查喀尼的头上。此后,这个公爵便开始在查喀尼这一支承袭,这位名叫查喀尼便是安嫔的六世祖。

此外,费英东有一个侄儿,名气比他还大,即康熙初年辅政大臣鳌拜。

安嫔的父亲名叫安宁,后因避讳宣宗(道光帝)的名字,改称安英。安英于嘉庆五年承袭了先祖一等信勇公的爵位,并从四等侍卫,提拔为二等侍卫。此外,安嫔有一个哥哥名叫盛贵,盛贵后来承袭了父亲的公爵并担任黑龙江将军一职。

从上面所述来看,安嫔的出身可以说是相当好了:先祖是清朝开国元勋,这一点与嘉庆继后孝和皇后有点类似,不过,有一点我们要搞清楚,孝和皇后一家在弘毅公府处于支庶的边缘地带,他们家这一支早就没落了。但是安嫔不同,她是信勇公的嫡系后裔,甚至到了她这一代,信勇公爵仍然在其兄长盛贵身上传承。

说句实在话,就安嫔这出身,放在清朝历任皇后里,都是绰绰有余的。换句话说,应该是做皇后的料,但如果看完安嫔的一生,我们一定就不这样想了。

嘉庆最神秘的妃子,出身比皇后还好,却做了22年的常在

2、居常在位二十二年

嘉庆二年,嘉庆下旨举办了继位以来的第一次八旗选秀,在这次选秀中,前后有六名旗女被选中。其中的两位,被嘉庆献给了太上皇乾隆,她们便是后来的晋妃与寿贵人。

话说,当时乾隆已经是年近九十岁的老寿星了,活不了几年了,你把十几岁的小姑娘送给他,这不是明显在坑人家小姑娘嘛,可是为了取悦太上皇,嘉庆还真做出来了。

除了晋妃与寿贵人,在嘉庆二年的选秀中,还有四位旗女被选中,这四位是分两批入宫的。

第一批是在嘉庆二年年底,入宫的是玉贵人、淳贵人,第二批是在嘉庆三年三月,入宫的是信贵人、安常在。

大家看到了没有,在嘉庆二年到嘉庆三年入宫的这四个新人中,三个被赐封为贵人,只有安嫔被封为常在。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是安嫔在嘉庆在世的第一次赐封,也是最后一次,也就是说,从嘉庆三年被封为安常在后,一直到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帝驾崩,安嫔的位分始终都是常在。

因这个缘故,很多人都怀疑安嫔是出身内务府的包衣女子,后选入宫为宫女,被嘉庆帝宠幸,才被封常在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八旗旗女入宫初封最起码也是贵人,而安嫔初封却只是常在。

在了解到安嫔的家世后,那就更让人纳闷了,安嫔出身于八旗豪门中的翘楚之家,为何会被嘉庆帝这样冷落?以致于她在22年的时间里,都只是一名常在,嘉庆帝历次册封都与她无缘。

当然,由于嘉庆后宫档案公开的不多,我们不清楚,安嫔是否曾被降级,如果她确实曾被降级,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了。

嘉庆最神秘的妃子,出身比皇后还好,却做了22年的常在

3、被道光越级尊封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刚刚继位的道光帝对嘉庆帝妃嫔进行尊封,安常在被尊封为安嫔。

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新继位的皇帝对先帝妃嫔尊封时,都会只晋封一级,极少有连晋两级的,毕竟敬敏皇贵妃、恭顺皇贵妃的情况,没几个人能够拥有,她们二人只属于个例。

或许道光帝也对父亲对安嫔的名位安排看不下去了,便将其越级尊封,跨过贵人,直接尊封为安嫔。毕竟道光是一个非常重视出身的皇帝,父亲不重视,他可重视。

安嫔册文:

“星枢表瑞。翊德教于紫庭。缃牒摅芬。增芳华于彤史。载稽茂典。用贲鸿章。皇考安常在苏完瓜尔佳氏。毓质柔嘉。褆躬敬慎。言功兼饬。履绳矩以无愆。温惠交修。奉典型而有恪。宜膺显号。式著芳规。谨以金册尊为皇考安嫔。于戏。辉腾象管。庆锡羡之骈臻。范著翟衣。欣蕃厘之懋集。谨言。”

此后,关于安嫔还有一次记载:

道光九年,道光帝回盛京祭祖,随行的有四名后妃,分别是恭慈皇太后(孝和睿皇后)、皇后(孝慎成皇后)、安嫔、全贵妃。

这四名后妃中,皇后与全贵妃都是道光帝的后妃,恭慈作为皇太后前行也比较合理,但作为先帝妃嫔的安嫔,为何也在随行妃嫔行列呢?一般情况下,皇帝是不会带先帝妃嫔出巡的。

原来,道光帝这次祭奠的王公有:克勤郡王岳托、武勋王扬古利、直义公费英东、宏毅公额亦都。

其中,弘毅公额亦都便是恭慈皇太后(孝和睿皇后)的先祖,而直义公费英东便是安嫔的先祖,这便是道光帝带安嫔随行的原因,是让她回去祭祖的。

道光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安嫔死于宫中,享年53岁,一个月后,被葬入昌陵妃园寝。

嘉庆最神秘的妃子,出身比皇后还好,却做了22年的常在

子辰说:

安嫔可以说是嘉庆后宫最神秘的妃子了,她有着皇后级别的出身,但却在二十二年里居常在之位,为何她会被嘉庆如此厌恶?这成了一个谜。希望能够有新的档案公开,为我们揭开安嫔失宠的谜团。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仁宗实录》《上谕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