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70吨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考古专家:不敢动

关注考古的人大概都知道,很多文物因为保护不当在出土以后遭到了更大的损害,所以文物保护对于现代考古工作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70吨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考古专家:不敢动

如果大家经常去博物馆,就会发现基本上所有的博物馆对空气温度和湿度要求很高,而这一点是文物保护最基本的措施之一。甚至有的文物因为存放不方便,会直接在遗址上就地保护,比如秦始皇陵兵马俑。但是你见过放在露天,被风吹日晒都不用操心的文物吗?

70吨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考古专家:不敢动

既然能放在露天,这件文物本身就是小偷或者盗墓贼偷不走,要么个头很大要么非常重,风吹日晒都不用管,就说明文物外表无惧风雨,真的有这样的文物存在吗?当然有,而且非常著名,就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开元铁牛。

70吨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考古专家:不敢动

开元铁牛并不是只有一头牛,而是四头铁牛。它们看上去比真实的牛要大得多,距测量高1.5米,长度是3.3米,加上底盘和拴牛的铁柱,总的重量高达70吨,这还是一只铁牛的重量。

70吨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考古专家:不敢动

这四只铁牛是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里被打捞出来的。据考古学家调查,这几只铁牛浇铸的时间是在唐朝开元年间,所以考古学家称他们为开元铁牛。我们都知道,黄河作为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之一,在古代的时候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水灾,导致河边数万良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

70吨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考古专家:不敢动

不要说是在战争年间了,就是朝局相对稳定的唐朝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古代人迷信,认为黄河之所以会发大水完全是因为河神在发怒,所以就想用铁牛镇压河神。当时铁牛并不是直接沉在黄河里面的,而是放置在黄河两岸,还祈祷给蒲津桥压尾的作用。

70吨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考古专家:不敢动

黄河河道经历了上千年的变化,到了后来居然让大铁牛深陷黄河泥沙之中,1989年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们捞出来。按理说,应该妥善保存的,毕竟是唐朝时期的文物,而且还要专人看管,但是因为它们四只大铁牛实在是难以运输,所以就考虑留在当地。

70吨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考古专家:不敢动

先是给大铁牛修建了放置它们的房子,一来保存大铁牛,二来供人参观,结果大铁牛似乎不适应这种高规格的待遇,居然开始生锈。这就背离了保护文物的初衷,后来发现放置在露天的话,会延缓大铁牛生锈的速度,于是这四只大铁牛就被留在了黄河岸边,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继续阅读